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这起“指鼠为鸭”事件一波三折的经历令人惊诧
发布时间 | 2023-06-18 09:41:01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吃出疑似鼠头”事件历经半个多月,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

微信图片_20230618095244.jpg

  6月17日,由江西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外通报了这起事件的调查情况。

  01

  最新通报称,联合调查组经勘察现场,调取监控视频发现,6月1日,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员事发当日丢弃。

  通过查看食堂后厨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当事学生和现场围观学生等,判定异物不是鸭脖。

  省级联合调查组6月10日成立。

  经过几轮不同代表的调查,多方回应,舆论场依然沸沸扬扬,不少网友质疑“指鼠为鸭”。

  联合调查组指出,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认真调查取证,发布“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

  其新的调查结论是,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不幸一语成箴。

  02

  根据联合调查组最新通报,经认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此次事件负主体责任,涉事企业负直接责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监管责任。

  目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吊销涉事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顶格处罚。

  事件似乎到此告一段落。可期间数次的“潮起潮落”却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

  我们梳理一下各方调查经过——

  6月3日,涉事高校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曾通过官方微博率先作出回应。

  据校方当时的通报,有关视频拍摄地点确实在该校食堂,但当事学生本人在事发当时即邀请同学共同对“异物”进行了比对,确认“异物”为鸭脖,为正常食物。

  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情况报告后,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到学院开展调查。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现场》栏目6月3日发布的报道中,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局长江协学介绍,反复对比,确认这个异物就是鸭脖。

  6月4日,央广网的报道称,事发现场,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通过查看当事人拍摄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定系鸭脖。

  6月17日午间,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微已删除了此前发布的落款为学院后勤管理处的《情况通报》。

  真可谓一波三折。一个“鸭脖门”事件把一起试图草草了事事件最终演绎成弥彰,这其中有没有“欲盖”?

  03

  一个“指鼠为鸭”事件,一个对异物的检测结果为何引发公众质疑?

  这不是简单的、单纯的调查分析,而是人们对于公信力的质疑。这才是最可怕的。

  事发后第一时间,食堂职员就将鼠头丢弃。这个细节至少说明江西工职院、南昌高新区市监局的不负责任。或者说,没有把这个事件太当回事,试图草草了事、遮掩过去。

  “指鼠为鸭”风波演变得如此跌宕起伏,除了公信力有无、多少、损毁与重建的问题,还有发轫于高校内部食利小人的欺下瞒上,如何发酵为系统性谎言,这个才是大众至为担忧的。

  我们尚不清楚这种结论变化其中有着怎么样的暗流和人为操作,但清楚的是,当事学生的立场,或校方发动学生展开“谣言止于智者”的控评,由此可以觉察一种普适的生存:这不是终于尊重事实的拨乱反正,而是有着被围追堵截的窒息感。

  有的事件,貌似偶然,却有着深层的背景逻辑和广泛的社会情绪。

  心向美好,却时时无奈无力。这是一个个恶性社会事件带给人们的思考。

  江西这个“指鼠为鸭”事件,是对公信力、约束力、人性底线等等的综合考量。

  他们的定语分别对应的是政府、学校和事实的试图掩盖者。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裴琪琪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