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新闻详情
潮评社|西湖人文之美的视频令人遗憾
发布时间 | 2023-06-18 12:28:02    

  6月16日、17日,浙江文旅视频号连续推出两个视频,其目的应该是以文化的方式来为西湖之美助力。

  不过,让许多人感觉不太舒服的是,打扮宋人模样、肩挑一筐鲜花的男子长相欠揍,笑意奇特,似乎与西湖美景很不和谐。

屏幕截图 2023-06-18 124808.jpg

微信图片_20230618124700.jpg

  01

  浙江文旅视频号在16日和17日连续推出两个短视频——真正的短视频,两个都不过十五秒。

  从配乐和场景来看,温馨浪漫意味十足,场景布置和选择也基本无可挑剔,古代服饰,油纸伞,莲花入筐,古朴的家具。有网友很正面的点评是:西湖边上“卖花郎”——一份独属于西湖的浪漫。

  人们不满足或者认为不太和谐的是那位“探花郎”的装扮者,他的长相看起来很欠揍,他的微笑看起来很别扭。除了与和他并行的桃花女妆扮、笑意、风姿“不和谐”外,客气的说给整个画面之美留有很多的“遗憾”。

  有网友诗兴大发,写道:西湖巧遇卖花郎,半撑竹伞半挑筐 。待放仙子筐中舞 ,不及花郎嘴上扬 。

  其似褒实贬之心理明显。

  哪类画面和视频本来无可厚非,信手捏来,姑且只是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一笑了之。问题出在它是作为浙江文旅推广的视频,不是民间的自娱自乐,这就留下很大缺憾。

  02

  这两个视频本意应该是展示西湖之美和宋朝文化、民俗的跨越数千年时光的结合,并以此来彰显西湖悠远的历史、深厚的人文。

  也因此,多数网友留言都凭借自己对西湖热爱和想象,试图补充出美的一面,沿着美的逻辑去做理解,去做诠释。

  比如,推介此情此景,想像着宋时的临安那是怎样的一副美景啊!

  比如,卖花担上展笑颜,采下一枝春欲艳。行染轻韵风拂眼,晨露晚霞犹待燕。

  比如,暖风油伞小雨稀,红履白袜半撩衣。花郎笑语答客问,担中芙蕖新采集。

  这些“诗情”都在试图配合“画意”,给这两天细雨蒙蒙的西湖再增加一些文化气息。

  这些显然都是光临或者想象当日西湖美景游客的美好心愿,为杭州西湖的旅游增添的是天然景色之外的文化色彩,是值得点赞的。美丽的西湖之美穿越时光,链接古今,给游客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游客的善意解读恰恰给了文旅推广部门更大的责任:努力尽善尽美,力争不留缺憾。

  03

  以美的方式传递美,这是美学的基本含义和逻辑。正所谓内容之美需要形式之美与之和谐配合。

  按照视觉美学的基础标准,文旅标识设计需要注重视觉美学,通过图形、色彩、字体等元素的运用,营造出美感和情感,提升设计品位和效果。合理搭配各种颜色和形状,能够创造出立体感、空间感和动态感,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视频设计与之同理。都是一个方向:让美和谐,让美完善,让美不留遗憾。

  若能如此,就是美的高境界。尤其是文旅推广的文字、照片和视频,基本服从这个规律:以美赋美,美不胜收。

  作为浙江文旅推广的视频,自然要全力做到形式之美与内容之美的和谐配搭,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出美的深韵: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文化,以及美的感触和享受。

  我们自然不会以容貌之美与否、笑意是否妥帖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灵是否美,不过,按照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人们对于美的享受程度是一定与视觉享受紧密相关的,作为西湖之美的传递者自然应该细心选择。

  因此,作为推广文化旅游的视频,更应当注意细节的完善,力争做到多数人心中标准的完美,使得更与西湖之美般配,给游客传递出不留遗憾的美的享受。最后问一句,文旅本来应该美传美,这样的视频是怎样的审美,浙江文旅的审美竟然如此“缺憾”,可笑可恶!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裴琪琪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