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五一假期,俞女士的家族微信群因为老家浙江常山县城区危旧房屋治理改造的事情热闹起来。亲戚们打算利用五一假期,将家里被鉴定为D级危旧房屋的房子搬空。据了解,此次常山县城区面临改造的房屋共有77栋,涉及2090户家庭。
俞女士介绍,自家要改造的老房子位于常山县文峰东路的梅园小区。“1994年县城扩建时,征用周边城郊的土地兴建小区。梅园小区占用的土地原来叫‘三里滩’,就是一个河滩。小区后面还有一条常山的内河,环境很好,是当时最新的小区。”
常山梅园小区搬迁现场 网友映山红/摄
俞女士家的房子建于1994年,是俞女士父亲所在单位为了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分的房改房。如今房子已落成23年,周边教育、医疗配套设施很齐全。俞女士的儿子就是在家附近的实验小学读的书。
常山梅园小区搬迁现场 网友映山红/摄
20多年过去了,俞女士的儿子离开家乡,去了西安读大学,俞女士也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常山。老家的老房子留给在县城养老的父母住。
常山梅园小区搬迁现场网友映山红/摄
“这房子是父亲的房改房,又是我的婚房,我住了十几年,承载着一家三代人的记忆,如今要拆了心里有万般不舍。”俞女士告诉作者。
常山梅园小区搬迁现场网友映山红/摄
俞女士的儿子也回忆道,“我小时候经常在楼梯上乱涂乱画、在小区里捉迷藏、骑自行车,楼下的花坛里还有紫苏,我妈烧鱼的时候会叫我下楼摘两片叶子做佐料。”
俞女士的父母在老房子里合影留念 网友映山红/摄
作者了解到,在河南郑州、陕西西安、浙江杭州,“危房改造”都被写进了民生实事之列。一些老小区、老房子都将经过危险等级鉴定,根据国家《危险房屋安全鉴定标准》(2004年版)规定,被评为D级危旧房屋的将面临治理改造。
而常山县城这批老小区伴随着俞女士这样的老常山人从结婚到生子,再到留给父母养老,伴随着80后、90后这代独生子女从儿时嬉戏到步入课堂,再到离家求学。今后,他们的青春回忆、童年记忆将要到哪里寻找?
常山梅园小区搬迁现场 网友映山红/摄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邓一鸣 | 责编:邓一鸣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