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访谈 新闻详情 A- A+
装备专家解密信息化战争中的主战武器
发布时间:2017-08-25 10:12:24    

  前情提要:2017年7月30日,我军建国后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次阅兵共有12000名官兵、600余台(套)地面装备,100多架飞机,展开空地分列式,以战斗姿态接受检阅。此次阅兵展示的装备是历年阅兵新装备最多的一次,其中40%的新型装备是第一次公开亮相,如新型战略核导弹、红旗-22防空导弹、99A主战坦克、电磁保障车辆等。空中梯队受阅的一些机型也是第一次公开亮相,包括运-20、歼- 16多用途战斗机 、歼-10C战斗机等。除此以外,歼 -20隐形战斗机编队是继珠海航展后首次亮相。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阅兵,展 示了中国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成果,喻示着人民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敢于来犯之敌!本期中国访谈节目邀请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李大光就我军装备研发情况进行解读。

时间:2017年8月15日

嘉宾: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 李大光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李大光解读国防装备。  摄影 董宁

  李大光: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军事领域正在发生变化的表现之一就是以“信息化”为核心,我军也在构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体系。那么如何看待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

  李大光:现在随着武器装备,特别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的研发和使用,推动战争的形态发生转变,由过去建立了工业基础上的机器化战争,正在向着建立在信息化工业基础上的信息化战争转变。这种信息化的转变是由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作用而产生的,这种信息化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化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现在的信息控制能力已经成为信息化重要的作战能力,对战争的胜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信息武器、电子武器的使用,加上联合作战这个新的战法,过去陆海空三维战场的作战环境,已经变成了陆、海、空、天、电、网等多维战场所取代。在这种战场中,传统的机械化的武器装备固然有它的作用,但是信息化装备它的作用更大。采用先进的预警系统以后,整个战场就变得非常透明,这是对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一方。

  如果不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一方就呈现出单向透明了,比如说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乃至后来的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发生的内战等等。西方国家掌握了信息化武器装备,他对那些相对弱小的国家,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国家他就是个单向透明。这几场战争现在都打完了,就形成了不对称的,一边倒的战争,美西方国家的信息化武器让伊拉克,南联盟、阿富汗、利比亚国家,不要说还手之力,连招架之功都没有。这就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有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并不排除人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对于具体战争来讲,是一方面。

  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战武器,对于赢得信息化战争具有决定性的、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C4ISR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在不断完善,已经从传感器到射手之间广泛的覆盖,大量发射的精确制导武器,无人化武器、自动化武器的自主性能提高以后,使打击精度更准确,弹药的消耗量更少,作战的施放能量更加精确,作战效果呈指数的提高。比如说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始终把精确制导武器作为它的主导型的武器装备,在战争初期,98%都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伊拉克军队进行攻击。整个儿战争过程中,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量占武器总量的70%,一半还多,大量的使用精确制导武器。

  第三个作用,使战场的空间又更加扩大,战争由陆、海、空向陆、还、空、天、电、网多位一体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使用后,作战空间空前增大,战场的大增分,立体化方向发展。前后方基本上不存在,比如在科索沃战争中,当时的北约部队对塞尔维亚军队进行空、天打击,地面没有出现作战部队,有些侦查部队。它的打击全是靠天上卫星支持,空中飞机和导弹打击。在这个打击过程中,它的空间跟过去相比,已经达到了非常大,对于南联盟来说没有前方和后方,整个国家被狂轰乱炸72天,后方的电网,电视转播系统的新闻媒体都遭到了打击。电力系统,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系统都变得瘫痪,南联盟军队尽管当时击毁了隐身飞机F-117,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是整个部队处于隐蔽状态和伪装状态,避免和北约部队进行直接的交火。因为确确实实,这种军力不对称,只有保存实力,进行对抗。作战空间大了,没有前后方了,这就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

  本期人员:责编/主持/文字 裴希婷;摄像:王一辰 刘哲;摄影 董宁;导播 刘凯;后期 刘凯 裴希婷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编:胡金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