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新闻详情 A- A+
电视剧制播年会折射行业风向标 年轻人催生新热点
发布时间:2016-03-09 14:34:18    

 

  昨天,由SMG影视剧中心主办的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在沪举行。作为国内电视剧行业重要的风向标,此次电视剧制播年会聚焦网络时代的电视剧市场,新的题材、播出模式都成为业内大腕关注的焦点。作者了解到,2016年,美食、反腐、科幻等元素可能成为电视剧的新热点,而如美剧一般的“真季播”概念也已经蓄势待发。

  美食、反腐题材受关注

  2015年,“一剧两星”政策出台,电视剧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收视率表现也呈现两极化。据国内收视统计权威机构——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维东透露,去年上星频道收视率大于2%的作品有所增加,但收视率低于0.5%的作品同样是主流,占比高达76%。

  让电视剧创作者欣慰的是,尽管收视率两极化,但观察2014年至2015年省级卫视播出的电视剧收视人群的年龄结构,年轻观众的比例开始增长。郑维东说,这与网台互动的越发密切不无关系,“不论是4到14岁的小孩或者学生,或者15到20岁的年轻人,还有25到34岁的人群,电视剧收看比例很接近,相反,年纪大一点的人群比例稍微有所下降”。

  当然,年轻受众的增多,也对电视剧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题材的审美疲劳周期越来越短,题材创新迫在眉睫。对此,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认为,应对这些群体的需要,未来将有更多新的题材“破土而出”,如美食剧、反腐剧等,“一方面,美食剧在网络文学中上升最快;另一方面,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也是反腐剧成长的热土,富有社会感召力和人性感召力的作品会深得人心”。

  此外,一些将谍战与古装题材嫁接的作品,翻拍南美洲、以色列、泰国等小语种国家热门剧的优质作品,以及正能量、强烧脑、新视觉、饱含情感元素的畅销科幻作品,也可能成为电视剧的新方向。

  卫视开启“真季播”时代

  独播、周播、先网后台、网台联动……电视剧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让各大平台在2015年开始尝试更多的播出模式,其中,被认为与美剧模式最接近的周播、季播,更成为试水新方向。据作者统计,今年,东方、湖南、浙江、江苏等主要卫视都有周播计划;而在季播方面,考虑到视频网站已经先行一步,卫视方面也不敢放松,一面为相似题材的电视剧量身打造“季”的概念,一面开始与制作公司合作尝试按季制作的电视剧。

  在昨天的制播年会上,东方卫视方面就表示,今年将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季播作品——由侯鸿亮团队操刀的《欢乐颂》。这部由刘涛、蒋欣、王子文、王凯、靳东等主演的都市题材作品,围绕上海高端小区5个时尚女性的事业和爱情展开,目前的制作计划长达3季。

  “从商业价值上看,季播剧有持续的收益,以往的电视剧制作在播出之后,所有的商业效应清零,而季播剧将改变这一态势。第一季赚口碑,有了影响力,第二季、第三季便能发挥出更大的商业价值,才能创造更多的广告收入。”王磊卿认为,电视剧季播,与大型综艺季播有异曲同工之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社会关注度,拉长广告效应,更能有效地打响卫视品牌,“从收视上看,每年准点回归,更有利于卫视剧场向心能力的提高,提高观众对剧场的收视粘度和期待值”。

  明星高片酬仍是行业难题

  新的内容、新的播出模式,再加上网络行业的强势进军,电视剧行业的热度毋庸置疑——昨天的高峰论坛传出消息,《琅琊榜2》、《后宫如懿传》两部古装大戏的网络播出分别卖出800万元和900万元一集的天价。

  但对创作者而言,需要反思的还有很多。著名编剧王丽萍昨天表示,近几年片酬飞涨,连6500万元的惊人价格也未必能打动演员,“我觉得电视台不要一遇到发行人员就说‘你告诉我谁演的’,应该给更多的年轻编剧和新人机会,让出挑的故事有机会,让新人可以站在一线舞台展示自己”。

  去年凭借《琅琊榜》、《伪装者》、《大好时光》等佳作实现“屏霸”的胡歌则深有感触地表示,演员应该认识到,演戏不为挣钱,片酬高也是得益于观众的喜爱,“遇到特别好的剧本和团队,片酬绝不是第一考虑的因素”。他更直言,要珍惜当下多元的表演机会,“过去正剧和偶像剧的界限比较明显,我想证明自己是有演技的,却很难遇到正剧,直到正剧偶像化和偶像正剧化,才有机会演”。

  对于演员扎堆真人秀快速消费的现象,胡歌认为,演员应该更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不存在影视剧演员不能或者不应该去接真人秀,而我至今未接真人秀,是因为还没遇到真正感兴趣的真人秀。我们不是信用卡,是储值卡,我在这方面比较谨慎”。

 (责任编辑:实习生陈子颖

来源: 新闻晨报    | 作者:曾索狄 见习 武利荣    | 责编:陈子颖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