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师德严重失范,就该终身禁教
中国网 · 刘雪松 | 发布时间2019-12-16 16:39:09    

   12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的《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时提出,要将师德师风纳入日常管理,严重违纪者将终身禁教。

timg.jpg

  这是国家部委层面首次对师德师风问题提出的“终身禁教”概念。在此之前,发生在校园内、尤其中小学未成年儿童身上的性侵等案件令人发指,有些涉案教师更是在法治惩戒之后在教育工作岗位不断游走在教育工作岗位的“旋转门”、不断地在同一个性侵犯罪的路子上“走到黑”,因此“终身禁教”一度成为社会广泛的期待。
 
  终身禁教,门槛筑高。它意味着,三尺讲台上的一次严重违纪,将终身无法从事教育工作。这个关,把得很到位,很实在。最近北大、上财等两所知名高校相继发生的两起教师严重违法违纪丑闻,再次让社会感受到,教育岗位的“零容忍”程度标准不够高,违法违纪者为之付出的代价不够沉重。即便依法惩处获刑几年,这些人难保哪一天不会重返讲台,不会旧病复发,不会站起来又是一匹害人的“色狼”。
 
  教书育人,岗位特殊。将师德设为“第一标准”,是岗位的标准,也是法治的底线。然而教育部亮出终身禁教这一“史上最严”标准之后,网上也非一致赞同。此中的顾虑在于如何界定“严重”、如何处理好“付出沉重的代价”与法治化的关系、如何防止师德师风的泛扩大化等等。这些顾虑,需要制定出更多具体细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加以厘清与说明。
 
  底线要细,红线要硬。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的《意见》重点明确了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学术端,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问题。这些也在既往的各种“禁令”“规范”“准则”中反复体现。但之所屡禁屡犯,除了执纪不严,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底细虽有,但不清晰;红线虽在,但弹性太大。哪性属于组织依纪处理、哪些需要依法处理、哪些应该撤销教师资格甚或清除教师队伍、哪些属于依法处理之外不能从事教育工作,等等这些,很多是凭案件的传播影响力来称量,靠领导或主管部门的拿捏来掌握。
 
  评选奖优,也是如此。底线之上,师德师风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红线之上,只有“鱼死”,没有“漏网”。因此“第一标准”,只有唯一性、排他性,不能有弹性。如果不是以底线与红线做标准,而是一年一度“排排座”,到了年底“分果果”,很容易论“线”行赏,轮流“坐桩”。很多案发之后的教师经不起查,既包括过去的劣迹,也包括过去的奖励与荣誉。
 
  标准就是底线,也是红线。同是有偿补课、收受礼品礼金,有次数与金额的多少与大小。哪些够得上与性侵“咸猪手”、学术不端的“抄袭手”一样,给以一朝伸手、终身禁教的沉重代价,需要有明确的标准设定,否则无以达到足以敬畏的效果,也缺乏应有的操作性。
 
  亮红线,也要织“黑网”。“严重”“沉重”的标准细化之后,还要建立全国教育岗位录用人员的联网信息库,让全国可查、可控、可防,真正让密织之网成为学生不受伤害的保护墙。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