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扎牢“房住不炒”的制度篱笆
中国网 · 周佩佩 | 发布时间2021-08-22 17:40:46    

   备受关注的“深房理”案件调查处理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经初步查实,涉及问题贷款金额合计10.64亿元,其中,涉及经营贷3.80亿元。“深房理”案件最新进展成果既让人拍手称快,也发人深省——炒房蛀虫的背后,暴露出违法违规炒房的土壤依然存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仍任重道远。

  其实,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影响下,大多数中国人都把家庭视作温暖的港湾,房子作为成家立业的重要象征,已经变成文化符号深深印在人们的心里。近年来,高房价带来的生活压力和生活成本持续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不少社会风险难题都或多或少与房价过高问题相关联,大众对高房价现象特别是炒房行为深恶痛绝。在“住者有其屋”的目标追求下,一些青年群体甚至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对于群众的住房心愿,党中央也高度重视,明确“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调,仅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就已发布300余部调控文件,让人充分感受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决心和力度。正是在“房住不炒”的大势下,还有一些心存侥幸的炒房者选择顶风作案,甘当害群之马,以更加隐藏、系统的作案手段,试图触碰法律法规的红线底线。当然,最终的结果也显而易见,再自认高明的方法也逃不过社会监督的眼睛,藏得再深的犯罪分子也躲不过法律阳光的照晒。

  经过深圳七部门四个月的联合调查,“深房理”基本案情水落石出,工作组也发现了其涉嫌房产众筹和代持、违规套取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虚假广告宣传、隐瞒收入偷逃税款、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非法集资等多项违法违规问题。从单一的个体扩张到能为其他炒房者提供链条式的配套服务,“深房理”迅速演变为庞大的炒房组织,与房地产市场不断收紧背道而驰,这也暴露出在楼市调控的高压政策下,各地还需要针对实际环境跟进各类监管举措,弥补调控落地过程中的环节漏洞,通过完善制度机制筑牢房地产调控的层层防线。特别是围绕调控重中之重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问题,必须严格控制银行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切断炒房的资金供应源头。对这一今后需长期查处的领域,可以强化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在互联网平台跟踪监控资金流向,及时阻止炒房者变相借贷,通过把好融资关为房地产行业整体监管提供重要支撑。

  此次“深房理”案件之所以引人关注,除了涉案金额巨大外,还在于这类有别传统炒房手段的犯罪方式在其他一些城市也有出现。随着“深房理”案件的进一步深入调查,还能找到更多炒房组织的犯罪痕迹规律,为全国更大范围遏制炒房势力带来借鉴参考。此外,“深房理”从微博账号起步,通过教唆、洗脑式的错误宣传,将网络影响力转化为敛财收割机,这样的犯罪途径也亟待社会警惕。互联网作为各类思想交锋的主阵地,离不开“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目标指引,为社会大局稳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而非偏离正面导向,产生投机取巧甚至违法犯罪的错误导向。作为粉丝数过百万的知名微博账号,“深房理”以“房产专家”为名,以“炒房牟利”为实,公开宣传“上班无用论”等荒谬观点,借机夺人眼球,吸引会员加入,为违法违规炒房打前站。通过舆论引导资本,再由资本控制舆论,形成炒作到炒房的恶性循环、变本加厉。这种网络乱象应该在最初阶段就引起社会警觉,做到早介入、早监督,杜绝后续更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房住不炒”,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一大向往,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国家繁荣稳定。无论调控道路的挑战有多大,社会各界都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群策群力、相互配合,通过扎牢制度篱笆,根除滋生恶意炒房行为的土壤,阻断炒房“病毒”的蔓延传播。相信在楼市从严调控和其他支持政策的共同推动下,房地产环境一定能早日回归合理健康的发展渠道,幸福快乐的生活也会得到更优质的保障。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周佩佩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周佩佩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