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疫情在考验管理水平也在拷问人性的善恶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4-28 16:02:09    

   一场疫情,暴露出城市应急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也将个别人的良知拉进严厉的拷问中。

  有一段“质问”上海问题的视频引发人们关注,视频里的问题是否切中个别管理者的七寸?

  01

  一段标题为“上海所有人正经历的几大怪事”的视频里,总结了一段时间以来陷入疫情的上海呈现出来的种种“怪现象”。

  大概罗列如下——

  菜价上涨两到三倍不等,跑腿费涨价五到十倍不等,给少了还不送;

  要求所有人足不出户,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这是什么逻辑?

  APP上永远抢不到菜,但是高价团购充足得很,而且第二天就能到;

  京东居然不是供保单位,还不让进城。那些高价团购为什么可以天天进来?

  比物资发放还要频繁的就是莲花清瘟胶囊,还来一句:没有感冒别吃,这是什么意思?那你发的干嘛?

  天天不是核酸就是抗原自测,为什么还有小阳人不及时拉走?

  有的封控了一个多月的小区,为什么还会动不动冒出小阳人?

  上海口罩事件都这么严重了,居然还想着办晚会,这是干嘛?体现上海人的精致吗?

  为什么那么多驰援上海的货车被拦截在高速上,是不是影响你们高价团赚钱了?

  最可气的,是大老远支援来的物资,我们居然可以花钱买到?

  视频最后的感叹是:上海到底怎么了?

  本波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无疑就是一直以防控疫情“科学、有序”而扬名全国的上海,前不久它还因为精准推出那个“国际最小的防控区”而被大为赞叹。

  而现在,上海陷入大起大落的疫情波及中。及至近日,依旧以每天接近两万的大数字“领跑全国”。

  02

  这段视频录制的问题,尽管有些失之偏颇,属于个别区域的个别事件,但基本是真实存在。这样的“局部”真实同样能够暴露出城市管理中的“软肋”。

  如果有意为之,那就不仅仅是遭受指责的小事,而是把人民生活、生命视为儿戏的严重失职,乃至犯罪;如果无意为之,只是疫情太重、应急能力不足的缘故,那也值得好好反思一番了。

  而从上面罗列的这些问题来看,显然不全是“天灾”,而是有着一些“人祸”。比如在疫情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急时刻,有些人居然趁机发财,居然也能拐弯抹角、寻得其道。

  我们不应该掩饰是非,真实才能让民众惊醒,让管理者不至于麻痹大意。这样对于疫情的控制显然更有好处。

  如果说两年前武汉疫情突然爆发时我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因而非常茫然的话,那么,现在,当与这个“变色龙”疫情相伴两年多的今天,人们已经不太恐慌,也大概懂得了应对之策。

  只要管理好每一个“入口”和细节,利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与精确,完全有望将疫情控制到更小的影响范围,而非今天这样遭受大面积袭击且引出更多的其他管理弱点。

  03

  疫情在考验人心,在考验城市管理的水准。这大概是任何“天灾人祸”唯一的益处:让我们惊醒而不至于麻木、懈怠。

  天天挂在嘴边的科学防控事实上在一些地方可能百不足一。而因为防控的手忙脚乱和“一刀切“了之而曝光出来的问题更是预料不及——毕竟距离武汉疫情已经两年多过去了,即使没有多少经验,光教训也够吸取运用一时了。

  那些没有更多能力对付疫情影响的弱势群体,只能等待外面的救援,全国驰援的物资却有一些就在距离不远的地方渐渐失去救助生活的功用。

  说到底,一切社会治理的落点都是人的治理。倘若没有对人行为的规范和制约,那么人性中那些恶劣的东西就会随时喷涌而出,造成社会肌体的累累伤痕。尤其是那些应当心怀“以民为本”理念的人们,良知不该做一番深层的拷问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纵然我们达不到林则徐之境界,也总不应该把良心抛于脑后、主动趋利忘义吧?

  相关评论:

  潮评社 | 从一个家庭群聊看上海疫情防控的“难处”

  潮评社 | 从20起处理通报思考上海防疫中的“小问题”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