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恶意追求流量 殃及城市形象
发布时间 | 2023-05-05 09:49:04    

   西湖打捞手机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5月4日,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再次回应“高价捞手机事件”:经查,网传视频“手机掉落西湖,打捞人员要求支付高额打捞费”为一起自编自导自演的商业推广。

  01

  管理处回应称,视频中黑衣男子黄易某系杭州宜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临时雇佣人员。

  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黄志某为扩展其经营的有偿打捞业务,联系某媒体记者及有关营销平台经过策划,于5月2日下午组织黄易某等4人在西湖西冷桥等地拍摄了替“游客”有偿打捞落水手机的视频。

  目前,景区相关执法部门已介入调查,对其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将依法处理。

  西湖是大家珍爱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是杭州的金名片,“西湖捞哥团队”一直都在为广大游客服务。西湖的形象不容抹黑!对于任何歪曲、捏造、伤害西湖的行为,西湖景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而据媒体调查,这个自称“日收入约一万”的打捞男子,称自己是通过平台接单,5月2日当天是去西湖景区做义务打捞服务,“已跟景区管理部门报备过”,其当时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本来是想趁五一假期做志愿活动宣传火一下的,没想到被火烧了一把。”

  真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02

  事件的起源就足够奇特,而影响之坏也超出想象。

  5月2日,一则关于游客手机掉进西湖,并请身着“应急救援”T恤人员打捞,被要价1500元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

  这个内容奇特的视频马上印发热议。有网友表示,付打捞费是可以接受的,但视频中,该男子没一会儿就把手机捞起来了,要价1500元有点不合理,“这钱也太好挣了”;也有网友表示,可以不让他捞,既然同意了,那就是认可了这个价格。在西湖景区给顾客打捞手机要价1500元到底贵不贵,合不合理?成了很多网友热议的话题。

  当地媒体及时报道并澄清:在西湖边遇到类似手机、戒指、钥匙等物品落水情况,寻求景区工作人员帮助打捞,是完全免费的!

  报道发布后,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报道内容也被及时放置到湖边游客多的地方。

  有人说,西湖“捞哥”从来都是免费的;也有人说,我可以真诚地告诉及证实,西湖景区只要游客有东西掉入水中,一切打捞过程都是免费的,绝对不会收一分钱。还有人建议,要严查这种抹黑西湖的行为。

  调查结果也很快出来。果然是人为操作的蹭“流量”。

  这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奇葩事件。这次蹭流量“策划”的基础在于是著名的西湖旅游风景区,且西湖游客数量再次登上今年“五一”全国旅游景区人气榜第一。

  03

  为了追求流量,不惜弄虚作假,夸大其词,虚化真实生活,找各类所谓的刺激挑拨大众情绪,成为“流量”时代无所不用其极的旁门左道。

  类似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借助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空间无界限的特点,只要你足够“奇”、足够“怪”,便有了爆“红”的基本元素。

  正是这个元素,让那些违背常规的,背虐伦理道德的,超越人们想象的,被“热捧”起来,因而获得“流量”。至于后果如何,那不在肇事者的思虑范围。而且通常的阅读规律是,能够认真追寻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看完整个链条的人,又是一个无定的数字。

  这些人的理念就是:“红”了再说。基本漠视事实真相和由此造成的恶劣后果。

  这个“西湖手机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么,如何才能减少甚至彻底制止这类弄虚作假的行为?唯有严惩不贷。让造谣者为此心目中认为的“小事”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绝不是“小事”。它的负面传播效果尽管不能精准估算,但是显然是严重的,不是短期内可以恢复的。

  除了单纯的“蹭流量”,也不排除一些人打着“流量”的旗号,刻意、恶意制造违背人性底线、道德底线、法律底线的事件,对于此类故意为之的行为,更应该以法律的手段严惩不贷。“西湖手机事件”不是前无古人,也不会是后无来者,因此,治理这类弄虚作假行为要依据情节严重的程度,给予不同方式的严惩。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