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评“浙”70年 新闻详情
评“浙”70年:在获得感中感受“生态红利”
中国网 · 刘成 | 发布时间2019-09-18 14:56:16    

00.jpg

   跟随探访团在钱塘江源头——开化感受美丽乡村的新变化,登陆平阳南麂岛寻找大黄鱼的叫声,在安吉黄杜村重温“千里送茶苗”的温情故事……8月7日21:10,大型电视理论节目《思想的田野》的浙江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卫视开播。

  回望历史,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安吉余村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十多年来,浙江坚持“两山”理念不动摇,打造出了绿色生态发展和“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本,因绿色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红利”,让群众既实实在在地“获得”,更真真切切地“有感”。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乎国家发展的方向。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孕育出“美丽乡村”,也荣获了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推行排污权资产化试点,解决了相关企业的融资难题,也推进了地方一证式监管体系建设……十多年来,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浙江的绿色发展之路,如同一幅上下连贯的历史长卷,既有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也有波澜壮阔的改革探索,但更多的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情怀。
 
  说到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贯穿于浙江绿色发展之路上的每一个足迹。十多年来,浙江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胸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发扬“上下而求索”的奋斗精神,为促进生态富民、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坚持“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工作策略。在《墨子·鲁问》中写道,“量腹而受,量身而衣”。比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量腹而受,量身而衣”与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理相通。“比较优势”,就是说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哪些属于自己的“强项”。强调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个国家需要如此,一个省,一个市乃至一个县,同样需要如此。浙江有几十个县级行政区,可以说每个行政区的情况都千差万别。正因为这样,在践行“两山”理论的过程中,唯有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发扬自身禀赋优势,才能产生群众富、生态美的“化学反应”。金华在全省创新推出“二次四分”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探索出一条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治理新路;安吉从率先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到发布全国首部乡村治理地方标准,当地乡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十多年来,“两山理论”在浙江各地的实践探索,无疑是对“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这句话的生动印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多年来,浙江取得的这一叠叠绿色发展“成绩单”并不是终点,而是又一段路途的新起点。唯有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保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勇毅笃定,如此,方能让人民群众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拥有更实在的获得感,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创造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成绩。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成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成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