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工业经济的振兴是为了财富的创造,那么作为其下游的以各类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服务业,则是成就财富梦想的终端。
继出笼振兴工业的一系列助力政策、措施后,昨天,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意见》,以53项政策举措助力服务业复兴。
01
此间的扶持政策可谓紧锣密鼓。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
浙江作为市场主体大省,此次出台的《政策意见》旨在有效支持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稳定市场预期,更好发挥服务业作为就业最大“容纳器”的功能。
涉及普惠性纾困扶持、针对性政策措施和精密智控强化保障三大块。这些助力措施涉及到服务行业的主要几个节点、痛点,是为最需要。
在“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方面,为服务业市场主体提供主要包括财税政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就业扶持政策、房租减免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20项具体措施。
在“针对性政策措施”方面,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5个特殊困难行业分别提出共计33项政策措施,包括对餐饮企业员工提供免费定期核酸检测,优化餐饮业保险服务;利用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等等。
在“精密智控强化保障”方面,聚焦服务业疫情防控的精准,包括建立精准监测机制、提升精准识别能力、强化精准管控隔离,不得对服务业疫情防控“层层加码”。
这主要是因为服务业行业属于聚集性接触性行业,“精准”对他们而言更加重要。
02
每一个省域都有其独特的产业结构和相对分明的经济成分构造。
以民营企业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浙江,在三大产业的经济发展上,与时俱进,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占比逐步增大。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浙江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68.47万户,同比增长8.12%,第三产业占比继续呈扩大趋势——
浙江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的一二三产占比分别为2.5%、17.66%、79.84%,从具体行业来看,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住宿餐饮业,占比分别为47.27%、15.11%、7.7%。
这是主体数量,第三产业占比优势明显。
再看产值。分产业看,2021年浙江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09亿元、31189亿元和40118亿元。
很明显,第三产业也是遥遥领先。
因为生产环节最终要依赖消费环节一同努力才能完成整体经济的循环,才能将财富真正显现于民众日常生活。
因此,现代经济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于服务业的高度重视。
03
经济循环是一个链条,所谓上游下游衔接,最终却是一条环状——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环流”。曾经有过的为了产值增加大力投资、而消费“不配合”、萎靡不振、导致产品积压,是数个年代有过的解不开的纠结。
经济学告诉我们,只有懂得了尊重经济运行规律,理顺从产品生产到最终消费的整个链条,经济才能通畅运行。
生产能力不足造成的产品“供不应求”也曾是一个时代的伤感记忆:生产如果与消费形成错位因而不能顺利衔接时,就会造成经济发展的“肠梗阻”。
经济发展到了今天,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导致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多数产业有着“过剩”之虞。相对而言消费能力开始担当经济循环的“主角”时,新的挑战也出现了。
这个挑战就是:当企业数量、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都领先前两个产业的时候,服务业作为重头戏粉墨登场,要为地区经济前行担任好“领头羊”。
浙江这次出台的53项政策举措,正是出于对经济流动的现实考虑,要支持服务业这个涉及社会领域深、影响面广的行业,继续前行不至于倒下,赢得新的机遇,真正发挥出民众最为关心的这个就业“容纳器”的强大功能。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