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社会治理水平,倘若负面舆情多发高发,本质上说明社会治理存在不足。因此,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对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十分重要,但要警惕的是出现“热搜恐慌”等现象。
当前,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对舆情过度敏感,一旦涉及本地的相关话题冲上“热搜”,便噤若寒蝉、草木皆兵,感觉“被架在火上烤”,导致治理决策被“热搜”绑架,工作陷入被动。那么,基层工作被“热搜”绑架有哪些突出表现?根源在哪里?如何破解?
一
对于“热搜”应该辩证地看。不可否认,“热搜”在放大正面声音、改进政府治理、推动问题解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比如,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问题,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犀利诙谐的言论频上“热搜”,让网民直呼“过瘾”、拍手叫好,有力展现了自信自强的中国形象。去年11月,“网友吐槽政务大厅全天工作6个小时”话题冲上“热搜”后,当地紧急出台整改措施,网民赞其“闻过即改,很难得”。
可遗憾的是,“热搜”并不总是带来好处。当某个话题进入“热搜”榜单,容易引发“舆论狂欢”,一些基层地方或单位被“热搜”绑架的问题值得警惕。
一些地方把“上热搜”均视作重大舆情来处理。当某个“热搜”话题引发网民热烈讨论,有的地方政府部门极易受到相关网络舆情的影响。比如,对于一些本地出台的政策措施在网上引发批评和争议,不少地方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吸纳网民的意见建议,也不管网民的讨论是积极献策还是批评指责,而是先想尽办法“降火”“撤热搜”。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被“伪舆情”绑架的行为,恶化的是整个网络生态。
所谓网络舆情,通常指的是公众借助互联网表达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看法,呈现出较强影响力和倾向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网络舆情都需要政府处置。网民关于社会话题的正常讨论不仅不该被排斥,而且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应该提倡的。倘若相关舆情涉及到对重大政策措施误解误读,或危害公众切身利益,或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或在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中造谣传谣等,政府进行及时有力处置是很有必要的。
一些地方把“热搜”视为全民舆论,决策受“热搜”左右。“热搜”是网络民意的“晴雨表”,但是随着雇佣网络“水军”制造虚假“热搜”、利用算法干预“热搜”等现象的时有发生,“热搜”并不总是能代表真实民意。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决策被“热搜”绑架并不鲜见,有些改革和做法无可厚非,但只要上了“热搜”,被网友一质疑,有的基层政府宁可马上认错、平息舆论。
一些地方对于登上“热搜”的问题立即作出处理,不上“热搜”则置之不理。“热搜”有助于改进社会治理,但是“难题上了‘热搜’才好解决”如果成为治理取向,势必带来新的问题。一些基层政府不想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出现舆论“狂热”后,为了平息舆情,在极短的时间内采取措施予以处理,难免落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府不作为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等口实。
比如,某地高架桥建成通车后,长期存在车辆超载等问题,多年来,虽有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但并未得到相应解决。有一年该桥发生侧翻事故,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当地政府随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救援处置工作,实行货车上高速前的载重检查。
二
往深里看,之所以出现社会治理被“热搜”绑架的现象,其实有着诸多方面原因。
实践证明,网络舆情的确起到了促进社会矛盾和问题得以解决的作用,然而一些地方由此产生了跟着“热搜”作判断的“路径依赖”。一些社会问题初期可能没有突出危害,民众也没有觉察,但若登上“热搜”榜单便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和思考,从而促使有关部门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像“33吨井盖被哄抢警方不立案”等话题登上“热搜”榜后,地方政府立即出面予以澄清、纠偏,在舆论的聚光灯下问题很快得以解决。然而,有的地方把上了“热搜”等同于工作出现了问题,即使工作中本来没问题,但面临“热搜”也会采取“一刀切”举措。
一些基层政府缺乏足够的决策自信,或者决策本身就经不起质疑。一些地方在政策措施研究阶段不积极听取群众意见,而到了公布、推行阶段,面对汹涌的“热搜”舆情,或不敢坚持原则,或心里本来就没谱,只好选择“屈从”热搜、息事宁人,遇到舆论争议就“叫停”。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尊重民意,实则可能是担心影响官员本人的“乌纱帽”,害怕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和风险。
一些领导干部应对“热搜”存在“本领恐慌”。“热搜恐慌”一定程度上源于“本领恐慌”,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以为,撤掉“热搜”、删除帖文,就等于事情“翻篇”了。于是乎,有的选择在“热搜”舆情面前保持沉默;有的选择避重就轻,不顾事实一味否认;有的选择敷衍应对,对于网民提出的质疑不能给出有信服力的解答,导致舆情持续发酵。事实上,舆情应对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只有正面应对,不被“热搜”裹挟,才是应有之策,寄希望于删帖也好、撤“热搜”也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基层也有基层的难。一些地方担心会动不动被上级部门问责,这也是产生“热搜恐慌”的重要因素。有的部门一旦看到出现“热搜”,不问青红皂白就给基层施加压力、要求处理,甚至问责基层干部,这让基层很害怕相关工作出现在“热搜”上。
三
如何破解社会治理被“热搜”绑架的问题,笔者想到三句话。
把正常的批评和争议当作舆情要不得。批评监督公职人员和政府,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正当权利。“热搜”当前,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应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襟,冷静分析,有针对性地处置。有些批评是善意的建设性的,不仅要抱持欢迎的心态,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尤其是别把关注等同于舆情,部分网民的批评和争议可以当作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一味试图用行政手段封杀所有于己不利的声音,既难以做到,结果也只会适得其反。一味问责,也只会挫伤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决策不能被“热搜”牵着鼻子走。“热搜”是网络民意的放大器,尊重民意是政府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人为制造“热搜”、借助争议性话题“带节奏”“带情绪”等事件不断发生,“热搜”在很多时候其实难以代表民意。因此,地方决策也要辨别“热搜”,警惕被“热搜”干扰。政策出台之前,有关部门应充分听取民意,评估可能产生的舆情反应,而真到了“舆论狂欢”之时,有关部门应保持足够的自信,审慎决策,敢于发声、善于发声。
不能指望用“热搜治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那些长期存在、网民经常反映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及时予以解决和回应,不能等到有了舆情、上了“热搜”才火速研究应对办法。长此以往,一些网民尝到“甜头”后便会热衷于依靠网络博取关注,加大社会治理难度。舆情在线上,根源却在线下。基层治理不能被动等待舆情来推动,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把事情做好,才能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对网上热点问题,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对思想认识问题,要解疑释惑,及时引导;对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及时吸纳;对合理的困难和诉求,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理解。”
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这并非坏事,但是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能否经得起“热搜”,更重要的是无论上不上“热搜”、出不出舆情,政府都能全心全力把每一件实事办好,让人人共享社会治理成果。
来源:浙江宣传 | 撰稿:之江轩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