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某音乐人利用AI技术“复刻”了自己过世的女儿,她不仅能够与人对话,还可以为妈妈唱生日歌。
在互联网上,除了用AI“复活”自己的亲人,还有一些账号,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长辈的身份,分享生活、教授技能以及与网友情感互动,被称为“电子亲人”。
那么,这些“电子亲人”是如何吸引年轻人的?他们的出现折射了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一
当我们浏览这些“电子亲人”账号时,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些共性特点。
比如,温柔而坚定的爱。“电子亲人”往往情绪稳定、和善包容,宛如坚强的后盾。在“电子亲人”这里,孩子是无条件被爱的,是毫不犹豫的“第一选择”。某平台上曾经有一个单亲“电子爸爸”,受到不少网友喜爱。先是前妻执意要生一个男孩,他不肯;再是前妻把女儿单独留在商场旱冰场后,两人发生第二次争吵;半年后他选择与前妻离婚,独自带娃。在带娃过程中,时时处处从孩子的内心需求出发,细腻有爱。
再如,无微不至的呵护。比起你取得的成就,“电子亲人”更关心你的健康、安全、情绪;没有苛责,“电子亲人”给予的往往是暖心的鼓励。有个账号用“妈妈教你xxx”的口吻教大家做家常菜,扮演着一个细致入微的妈妈,比如在教大家切土豆丝时,尽管已经很细致,她还是会一遍遍地提醒:比起土豆切得好,她更在意的是大家不要切到手。在有网友提出自己不会叠衣服后,第二天叠衣服的教程就上线了。
又如,平等的态度和得体的空间。“电子爸妈”往往没有什么“爹味”,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相处,拥有极强的同理心。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爸爸夏东海像朋友一样和三个孩子相处,会为自己的错误主动道歉,能设身处地体谅孩子的情绪,被许多网友认为是“电子爸爸”。前段时间,演员张颂文安慰网友冲上热搜,网友列举了张颂文在社交平台给网友的回复,称其为一个成年人的安慰,没有责备,也没有鸡汤。不少网友也把张颂文作为自己的“电子爸爸”,遇到不开心的事会去他的社交账号倾诉。
二
一边是年轻人被认为在线下忙着“断亲”,另一边他们在线上重新寻找“亲人”。那么,为什么不少年轻人会对“电子亲人”产生情感依赖呢?
填补了亲情的缺失。高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变快的生活,让很多人陷入忙碌。不少年轻人离开父母外出求学、工作,亲人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还有一些人虽然生活在父母身边,却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仅没有获得足够关爱,还遭受了原生家庭的创伤。与此同时,年轻人对亲情的渴望并没有消失,反而因为生活压力更渴求得到抚慰,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情感需求就转移到了“电子亲人”身上。“电子亲人”对他们来说,是对童年缺憾的弥补,在互动中似乎重新被“养育”了一次。
呈现了理想中亲人的样子。有人总结,“电子亲人”具有很多让人喜爱的地方:葆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能与后辈产生共鸣;习惯给予正向回应,提供充分的情绪价值;耐心倾听年轻人的想法,既不扫兴也不指手画脚。可以说,“电子亲人”经过精心设计和运营,呈现出的是人们理想中亲人应该有的样子。不少年轻网友在“电子亲人”账号下留言,“多希望你是我的妈妈”“多希望这就是我的爸爸”“如果我做得不好,妈妈只会批评我”。
提供了情绪的出口。中国人的性格总体而言是内敛的,年轻人在互联网上是一个“话痨”,在线下可能就成为了“社恐”,尤其是一些发自肺腑的、表达感情的话,对着自己的父母、亲人往往觉得难以启齿,也害怕倾诉了却不被理解或得不到回应。但隔着互联网,对着“电子亲人”,大部分人就变得毫无压力,可以畅所欲言,加上“电子亲人”会对网友的倾诉给予暖心安慰、正面鼓励,让这种互动成为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三
“电子的情感”再好,终究抵不过真实的拥抱,要知道“虚幻的亲人”终究只是一个精心打造的人设。
前不久,某平台上一账号注销后,有网友推论指出“电子爸爸”其实是一位抑郁症女孩想象出来的父亲。虽然这让不少人的“乌托邦”倒塌了,但有网友表示没有觉得被欺骗,反而觉得更心酸,也有网友表示尽管是虚构的,但治愈了自己,还有网友认为这恰恰说明了现实世界中没有这样的父亲存在。
虚拟的“电子亲人”,其实带给我们许多关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对此,笔者想到三句话。
不要因为人设的美好苛责现实的不完美。“电子亲人”尽管背后是真人,甚至是一个团队,但本质上仍然是虚拟世界的产物。它只呈现美好的一面,一些击中心灵的安慰和对话,也许只是幕后团队包装出来的。比起复杂的现实生活,“电子亲人”是人为打造的,虽然符合理想,却不免失真。网友在寻求慰藉的同时,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避免因为“电子亲人”的完美而对身边的亲人变得苛刻,更不要因为某个“电子亲人”“塌房”而怀疑人世间本就存在的美好亲情。事实上,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完美”,真正美好的情感更多时候是一种共同的成长。不完美的父母和不完美的我们,互相扶持着往前走,这才是有笑有泪的人生。
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应该被重视。这一届年轻人思想独立、见多识广,但同时又有较为明显的“淡淡综合征”和“电子依赖征”,似乎对现实世界总提不起兴趣,对虚拟空间却欲罢不能。对此,我们不应该忽视“电子依赖”背后年轻人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渴望,在鼓励年轻人追求事业和梦想的同时,更要关注到他们对情感的需求、对温暖的向往,避免因为现实中的亲人总是缺席让他们只能转而向“电子亲人”寻求安慰。
“电子亲人”应该在规范中发展。不可否认,“电子亲人”在与网友的互动中抚慰了许多人的心灵,治愈了不少的创伤,传递了前行的力量。但虚拟世界中这样的高浓度情感交流同样存在一定风险,需要警惕被不法分子钻了漏洞,利用网友朴素的情感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比如曾经爆出的老年人受骗于“某假明星账号”就是前车之鉴。同样,一个高质量的“电子亲人”,除了依赖技术和技巧外,更需要背后的个人或团队有一颗向善的心和向上的力量。
“年轻人断亲”“德华带娃”“电子亲人”“电子闺蜜”......近年来,凡是与亲情相关的话题总是会引发关注。这些话题折射的是在社会进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过程中,年轻人对情感的形式、载体、质量、内涵的一次次探索和思考,其根本仍然源于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来源:浙江宣传 | 撰稿:之江轩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