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中国网评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脱贫攻坚路上,不要让懒汉有天上掉馅饼的幻想
浙江新闻客户端 · 刘雪松 | 发布时间2019-09-06 09:15:44    

   “一家人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求求领导帮帮我这个可怜的家庭吧!”近日,一封来自贫困户的求助信,看似动人,但遭到了云南昭通五德镇人民政府的拒绝。镇政府在公开的回复信中表示,国家扶贫更多的是扶志,但绝对不会养懒汉。“为您就业一事,渡船坝社区工作人员曾多次入户为您介绍工作,您总是用不同的理由推卸,在此也希望您早日振作起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早日带领家人过上幸福、美满、安定的生活!”

1567679383070_5d70e397159bb8067435190a.png

 
  这是一封有礼、有理的回绝信,貌似冰冷,却饱含温暖。这也是一封指明这户家庭摆脱贫困方向的帮助信。这户家庭的贫困,固然令人同情,但网友更感动的是镇政府这封回绝信背后所付出的真情与努力。这是对当地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扶贫先扶志、“不养懒汉”的高度认同。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脱贫攻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冲刺道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是党和政府的决心和承诺。但是倘若以为啥也不干,可以躺着进小康,则是对党和政府承诺的误读,也是对决心与温暖的亵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既包括了“老乡”这一群体的脱贫致富范围与底线,也包括了“老乡”这一主体勤劳双手的努力与配合。两双手对接起来、同时用力起来,迈入小康的步子才能更快更扎实。
 
  党和政府有政策托底的决心、社会群体有互帮互助的暖心,但即便天上真有馅饼掉下来,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接,靠自己送进嘴里咀嚼下咽,更何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党和政府有雄心,也不可能有从天上砸馅饼的雄厚经济实力。“老乡”需要珍惜机遇,珍惜“一箪食、一瓢饮”中别人为之付出的艰苦劳动与全社会为贫困人口付出的热心关切。
 
  云南昭通这家贫困户,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发布求助信后,当地镇政府高度重视并及时展开调查,了解到,其父非常勤劳,早在1982年就建了当时令人羡慕的水泥平房,但这两兄弟长大后,却整天无所事事在家“啃老”,“靠着父亲那点微薄的积蓄、拖着年迈身躯换来的血汗钱艰难度日”。镇政府在留言板上表示,“房屋漏雨固然令人担心,但令人担心的是您兄弟俩正值年轻力壮时,依然未能帮助您年迈的父亲分担肩上的重担。”
 
  这户家庭的现状表明,再厚实的家底,也会因为身懒而返贫。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
 
  镇政府的回复,发自内心,出自关心。虽然这是一封拒绝信,但是一封温暖信。网友被暖到了,是因为看到了政府挑担子的责任心,也看到了政府担子压在身上的沉重感。这个担子里,可以是生计难度的贫困户,但不可以是“钱来伸手、房来接手”的躺着不起的懒汉。
 
  即便如此,当地政府也没有撂挑子。从当地政府回复来看,考虑到其家庭贫困,社区为其父亲安排了月薪2000余元的环卫工职,为一家三口办理了农村低保。所住房子也列为农危改对象,初定为C级修缮加固。而这位伸手喊可怜的农民,本人已经几次推掉了社区送上门来的挣钱工作机会。可见这名懒汉,穷到这个地步,还把自己当做政府应该养着的甩手掌柜。
 
  不要把懒汉式贫穷,当成必须扶我进入小康富裕社会的资本,更不能把党和政府“一个不能少”的决心与承诺,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来要挟。这是每个贫困家庭应有的志气,应有的意识,也是应有的担当。否则,人扶进了小康社会,还会从小康社会中淘汰出来。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