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 手机版 浪潮新闻 专题 网信浙江 今日浙江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潮评社 财经 房产 浙商 娱乐 社会 汽车 旅游 English
banner-s

赵美合:从教师行业到生态农业,他为平山奉献一生

创业故事2019-10-25 18:14:21
在平山县葫芦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创立之前,赵美合在家乡平山从事了十五年教育行业。赵美合说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家乡,生在平山,长在平山,即使转行发展,还是没有与家乡的土地分离,这里有他想奉献一生的事业。..

        在平山县葫芦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创立之前,赵美合在家乡平山从事了十五年教育行业。赵美合说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家乡,生在平山,长在平山,即使转行发展,还是没有与家乡的土地分离,这里有他想奉献一生的事业。

照片 (22).jpg

        1985年毕业以后,赵美合从事教师工作,15年后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教育行业。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遇,他感受到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几十年来,农村的山还是那个山,粮还是那个粮,老百姓的生活一成不变,改变不了落后的面貌,他认为党培养了自己几十年,当不了老师也应该做出点成绩,这才选择从事农业行业。农业项目投入大见效慢,有恒心有毅力、能够坚持下去的人才能有收获,赵美合的合作社发展经过了很多艰难的历程,可以说酸甜苦辣都尝试过。

        最初他们想改变家乡周围的面貌,建立了一家公司叫做葫芦峪农业开发公司,建立园区首先需要整合资源,把土地整合到一起,他们一开始召集几个村的社员开会,和他们商谈以后农业的发展形势和农村的出路,但是在谈及具体操作时出现了问题,老百姓愿意将耕地流转到合作社,但是多年来,拾荒拓荒或是部分耕地成荒的情况使得情况变的复杂,如何流转成了一个问题。这个时候为了建立园区合作社,他们采取各种方法,将荒山荒坡具体分到一家一户,逐步将三个村的山场土地资源整合到合作社进行开发。

照片 (5).jpg

        一开始他们谁也没有建过农业园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资金的时候学着去融资,由于政策各方面跟不上,部分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园区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他们也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因为他们的基地是荒山荒坡开发出来的基地,使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通过县省有关部门提供的帮助,他们通过考察,成为了国家级有机示范生产基地,利用有机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此维护园区的发展。

照片 (17).jpg

        合作社原本的销售模式是通过超市、批发市场、社区销售等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生产的发展,需要互联网的介入,他们现在往互联网方面靠齐,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广宣传,扩大销售。赵美合说,他已经在农业方面坚持了10多年,就像马拉车一样,不管怎么样必须拉下去,中间不能停,不论经历多少艰难困苦必须干成功,不成功不罢休。

照片 (15).jpg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同的经营模式会带来不同的发展,我们相信在新的合作社式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管理下,赵美合的事业会有新的方向。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标注出处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戳这里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