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察到心理咨询师再到节目主持人,她的一生贯穿着三个职业,她也在这三个职业中自由切换,不断向深处探索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习积累,在她的身上凝聚了成熟女人该有的美丽和智慧,她就是谢需工作室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会长,谢需。
从汉字的本意理解,“需”是被他人所需被自己所需,从她现在所从事的心理行业上讲,她更希望自己的专业能被别人所需求,给予更多的帮助,她也感谢所有人对她的需要,这就是她做心理咨询的初衷。心理学上说“助人自助”,谢需最早从警察转业做心理咨询,再到后来做更多的公益项目,她认为这是自我的成长,首先解决自己的困惑,然后再想到去走一条专业之路,去帮助更多的人,引导他们从困惑中走出来,这是她不断探索的原因所在。
从警20多年,谢需发现人的心灵需要去不断捕捉,在面对当事人、犯罪嫌疑人时,在看到周边从事公安职业的警察的行为时,她发觉心灵研究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她遇到过很多有困惑的人,可能从小在家里受到伤害,可能是从小得不到关爱,可能是从小某些小小的扭曲,她开始思考怎样让更多人少走弯路,这需要慢慢去研究,慢慢去帮助别人,所以在考了心理咨询师资质以后,先在公安内部成立了一个谢需工作室,为更多公安同行们服务,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之后刚好碰到杭州市民政招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她就以婚姻家庭指导师的志愿者形式,入驻了江干区民政局的一个婚姻登记处,在那儿揭开了做心理咨询、婚姻指导和公益的这条路。
婚姻协会的成立也源于谢需最初做志愿者的情境,当时的工作是纯公益的,她每周会定期去,就这样坚持两三年,把江干区婚姻登记处的婚姻指导工作做成了杭州市的标杆,杭州市的婚姻指导工作的辅导工作又成为了全国的先进。这时候民政部的领导到江干区婚姻登记处来参观调研,可能是某个时机成熟,社会事务处想在浙江省成立一个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就找到了几家发起人,谢需作为心理咨询师加入其中,2015年发起成立了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他们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所有发起单位的共同努力,一是帮助大陆的婚姻家庭建设,在法律权益保障和心理干预服务方面能够有所受益,二是想通过他们的努力,促进两岸夫妻婚姻文化的建设,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对接,为促进两岸的统一做出最大的努力。
近十年来,浙江省范围内离婚率上涨53%,结婚率下降29%,谢需说这对于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一个家庭的稳定,小到关乎一个社会,大到关乎一个国家,只要有家庭的地方,就需要协会的服务。
从前八零后离婚的现象比较多,但现在她们聚焦于九零后和九五后这些适婚人群。这些人群中既有新婚没有完全适应以后选择冲动离婚,也有婚前没有学习和适应过程的闪婚现象,因为基础不够扎实,导致婚后很多的不适应,很多的不了解,无法达到很好的沟通,造成了婚姻关系中很大的后患。婚姻协会目前在考虑怎样为更多适婚的年轻人做婚前教育,这比已经有矛盾了再去干预效果要好得多。她们甚至跟财经大学合作过,把婚姻课堂设到大学课堂里,因为她觉得大学生除了有更高的知识体系以外,情商的建立包括恋爱结婚、两性关系的学习,都是很重要的一堂人生大课。
目前婚姻协会的志愿者已经达到了80多人,队伍还在不断扩大,他们来自于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岗业,但都有专业资质,比方说心理咨询师资质、律师资质、社会工作师资质、大学老师等等,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想以自己专业力量来帮助更多的人。协会通过招募这些志愿者,通过举办很多项目,让他们服务更多需要的人群。她们有个项目是与乔司监狱对接,走到围墙里面为高墙内的在押人员、临释人员等提供婚姻讲堂,高墙课堂最重要的意义所在,是让在高墙内的在押犯或者即将回归社会的曾经的浪子,能够尽早回归社会,尽早去感受亲情爱情友情的力量,让他们迅速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家庭,让这部分人自我成就,自我改造,然后为社会做更多的服务。
谢需以前在微博上有个签名,她说自己是一个走在心理咨询师和主持人之间的警察,这就把她人生的三块结合在一起,把所有的现实凝聚在一起。她说自己热爱这个专业,因为她可以成就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她可以终生为此付出,然后去帮助更多人成就自己。她也希望未来可以把以前所学到的所经历过的所有的人生经验当作一种财富,公益之路可以走的更远,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让更多需要帮助的朋友们可以得到帮助,去挽救更多的家庭,让更多年轻人迅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让更多的孩子们免受心灵伤害的痛苦,这就是她已经做的和未来想做的事情。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标注出处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戳这里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