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并为当地外出从事家政服务的妇女做“质量担保”,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很少见?
常山县就做了这样的事,县委、县政府把保姆行业转型升级当做事关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县委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专门成立一个副科级的“常山阿姨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村镇和各部门抓紧培训认证,把“常山阿姨”的品牌做大。
品牌化打造
常山县评选“十佳常山阿姨”
常山地处浙西山区,历来是劳务输出大县,不少农村妇女选择到大城市当保姆。随着家政服务需求专业化、高端化,常山保姆提升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愿望强烈。
2017年,常山县提出推动保姆行业转型升级,创立“常山阿姨”品牌,设立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品牌打造、市场对接、培训组织、标准制定等工作。“常山阿姨”,既突显地域特色,又彰显职业温度。
2017年4月,常山县出台《“常山阿姨”家政服务品牌管理规范》,明确了“常山阿姨”的服务标准,倡导专业、职业、全业,要求安心、贴心、称心。
2017年7月,县委书记叶美峰带队到杭州开专场推介会,大力宣传:“放心保姆哪里找,常山阿姨就是好!”当天,现场24名“常山阿姨”被一“抢”而空。全年培养的413名中高级“常山阿姨”,需要提前预定,月薪平均达到7000元。
到2018年4月底,常山县开展家政类技能培训3000多人次,推荐3100名农村女性走上家政岗位,实现劳务收入2.4亿元。
标准化评价
“常山阿姨”学习家庭服务技能
出台全省首个地方保姆品牌认定标准
对“常山阿姨”的准入流程、技能要求、道德诚信、品牌运作等作出明确规范,为通过认证的“常山阿姨”建立完整的家庭、品行、健康、从业、技能“五类档案”,由政府相关部门认定入档。
品行放首位
品德端正、心地善良,是“常山阿姨”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品行鉴定:除出具公安部门的无犯罪记录外,常山还发动各村的妇女组织来“政审”,看她平时待人接物,家中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是否和睦,邻里相处情况。
培训技能水平
建立村级家风家训教育、乡级入门指导、县级专业培训的联动机制。核心是做精县级专业化培训,与浙江树人大学合作成立全国首家学院式家政培训基地,在县职业中专学校开班,免费培训有意从事保姆行业的妇女。
建“常山阿姨”信息管理系统
与家政公司合作,开发客户满意度评价、阿姨级别晋升系统。让客服按照1星到5星对“阿姨”进行评价,记录档案。根据不同星级,探索不同的薪酬指导价格。上岗的每位阿姨还拥有一个二维码。雇主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对阿姨的情况一目了然,确保用得放心。
产业化发展
“常山阿姨”推介会
引进行业龙头企业
常山主动与杭州巾帼西丽、三替服务等行业龙头对接,深化劳务合作,开展菜单式培养、定向输出的方式,将“常山阿姨”推向市场。
2017年7月,常山出台《关于推动“常山阿姨”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出了“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
▲对知名家政企业进驻常山,符合相关条件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
▲以“AB岗”方式派遣的家政企业,一次性奖励3万元;
▲在县外开设“常山阿姨”专营公司或与知名家政公司合作运营“常山阿姨”品牌半年以上、且具有单独市场门面的本地家政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
推动本土传统业态升级
招贤镇象湖村是常山传统的保姆村,去年在县里支持下,成立了全县首家村级阿姨劳务公司,由村集体负责运营,不但拓宽了阿姨的就业门路,也为村集体增加了经营性收入。一年来新增“常山阿姨”40余人,帮助村民增收500万元。
制定三年发展规划
计划至2019年末,全县要累计完成培训人次1万人以上,动态保持“常山阿姨”派遣3000名,战略合作或培育一定规模的家政公司100家,全行业年经营收入达到10亿元。
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社 | 作者:胡江平 钱李源 | 责编:鲍宁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