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曝光台 新闻详情 A- A+
强!一个改革大县的乡村振兴之道
发布时间:2018-08-30 14:43:01    

   德清是一个改革大县,县域改革创新亮点频频,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一大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近日,记者走进德清,探访见证在乡村振兴热潮中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创业创新的德清发展新实践、新经验。

 
  德清县承担的60多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中,有半数以上是“农字号”改革,最大限度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被不断激活;从“洋家乐”到乡村创客基地,从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到建设全域乡村景区,创业创新热潮澎湃,工商资本投资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已成常态。
 
  近年来,德清在“两山”理念引领下,抢抓先机、拉高标杆,立足自然生态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新路,为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县提供了强大支撑。
 
  创新机制活力涌
 
  ▲农地+旅游
 
  在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一处山坳里,投资5000万元的“醉清风”度假酒店正在装修扫尾,即将开门迎客。
 
  这里原是一块全国首宗入市交易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醉清风”度假酒店效果图.jpg
“醉清风”度假酒店(效果图)
 
  2015年2月,德清成为全国首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允许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醉清风”度假酒店负责人赵建龙第一时间以出让价307万元拿到了这块6.06亩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几天之后,他以此地块做抵押,向银行申请到150万元贷款。
 
  “农地入市”让土地这一农村最大资源,真正成为可以经营的资本。目前,德清已入市农地177宗,面积1325.13亩,成交总额3.22亿元,集体及农民收益2.63亿元,惠及农民18万多人,实现了“土地增效、集体壮大、农民增收、产业升级、基层治理加强”目标。
 
  据统计,德清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共有1881宗、10691亩,随着“农地入市”探索的深入,沉睡的资源正被迅速唤醒。
 
  ▲农地+创业
 
  走进洛舍镇东衡村,村党总支书记章顺龙带着记者来到了村里的小微企业众创园。这里规划面积680亩,已建造2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有31家企业进驻。
 
洛舍镇东衡村农民新村.jpg
洛舍镇东衡村农民新村
 
  “A区70亩地中,有40亩是林地和荒坡。我们通过异地调整入市方式,将零星分散的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将指标调整出来,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整体挂牌出让,形成集聚效应。”章顺龙告诉记者,该地块出让价为每亩21.3万元,除按政策上缴部分调节金外,村里拿到出让金1250多万元。此举使东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权每股从2013年的638.5元增长至1.1万元。
 
  眼下,东衡村已与县内7个经济薄弱村联合成立了八合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指标调剂的方法,出资3200万元拍下了30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预计出租厂房年收入有400多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农地+入市
 
  德清积极探索“农房入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基于“三权分置”的宅基地管理办法》,从制度设计上为盘活利用农村宅基地和农房进行了探索和规范。
 
  6月30日,德清在何村文化礼堂颁发了第一批宅基地“三权分置”证书,这在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尚属首例。当天,莫干山塔莎杜朵民宿负责人周云云拿着宅基地资格登记卡和不动产权证,在农业银行获得了100万元的贷款授信。
 
  为让“死产”为“活权”,德清全面创新完善农村金融体制,金融部门先后推出了19项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业务,至今发放贷款7.41亿元。
 
  创客激活“大花园”
 
  ▲创办民宿
 
  莫干山镇仙潭村地处大山深处,过去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随着德清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特别是大花园建设的部署实施,仙潭村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良好的生态优势开始彰显,越来越多外出务工或求学的年轻人选择了返乡创业。
 
莫梵.jpg
“莫梵”民宿
 
  在外闯荡多年的村民沈蒋荣,回乡办起了“莫梵”精品民宿,依托家乡的群山和星空资源,建造了一批屋顶盖着大玻璃的“星空房”,游客躺在床上也能欣赏到美丽的星空。2017年,“莫梵”精品民宿营业额达到400多万元。
 
  如今,仙潭村发展民宿120多家,其中30家是高端民宿。2013年以来,全村90%外出务工的农民返乡创业,并带动当地200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建设创客基地
 
  除了闻名全国的“洋家乐”等高端民宿,德清美丽乡村也成了年轻创客们创业的首选地。
 
cc.jpg
三林村乡创基地
 
  走进禹越镇三林村,村道整洁,绿树如茵,白鹭翩飞。“这里有诗和远方。”来自台湾的健康文创顾问王淇在万鸟园边开了一家乡村咖啡馆。她说:“在这里,城市和乡村融合得如此自然,既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乡村风貌,又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品质。”
 
  在三林村,像王淇这样的年轻创客已有30余人。村里因势利导腾出空间,打造了一个名为“白鹭young”的乡创基地,引入专业团队运营管理。目前,已有北京大地民谣、杭州全域骑行、滋农游学、嘉丽资源、班玛家民宿等10多个创客团队入驻。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在依托田园风光创业创新的同时,协助孵化本地的创客团队,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打造乡村CBD
 
  美丽田园变身乡创基地,让三林村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目前,村集体、村民及新业态企业已共同组建了创客联盟,正在努力将三林村打造成为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民俗休闲、文化研修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体。
 
  “叶子”变“票子”、“农民”变“创客”、“青山”变“金山”。在乡村振兴行动中,德清借鉴外来资源、外来人才,依托民宿学院、农民大学、乡村振兴大讲堂等载体,着力提升村民素质,累计培育职业农民1752名、农民专业合作社257家、各类家庭农场370家。全县500多家民宿中2/3以上由返乡农民开办,乡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2017年,德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842元,城乡收入倍差降至1.69∶1。
 
  乡村奔向“绿富美”
 
  ▲绿色“面子”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35年,乡村振兴目标全面实现。”德清县委副书记敖煜新说,今年6月,德清启动实施新时代绿美乡村行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全域乡村景区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等工作,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行走德清城乡,入目皆绿。德清县林业局总工程师白洪青告诉记者,德清以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深入开展“一村万树”三年行动,大力发展珍贵乡土树种,打造森林特色小镇、创建森林村庄和森林人家。
 
  今年以来,德清已在无林裸地完成生态修复1260亩,在低效林地种植珍贵彩色森林7220亩,在房前屋后、道旁水旁等“四旁空地”完成治水林和护田林3500亩,今年全县新植苗木25万多株,“绿彩相间、树花搭配”正成为德清城乡的“标配”。
 
德清美丽乡村2.jpg
德清美丽乡村
 
  “我们正在打造10条串联全县所有行政村的美丽乡村景观线,把盆景串成风景,使德清全域成为一座美丽迷人的‘大花园’。”德清县农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西部环莫干山异国风情景观线、中东部历史人文景观线、东部蚕乡古镇景观线、中部防风湿地景观线4条景观线已全部完成,形成了生态性、景观性和地方文化性协调统一的独特风格,沿线村庄接待游客数与日俱增。
 
  ▲农业全产业“里子”
 
  今年初,德清蚕桑产业全产业链被认定为2017年全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给农户和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今年我们的蚕种订单达到了5.5万张,不仅在云南、贵州等中西部地区广受欢迎,还走出国门,远销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去年出口额超过10万美元。”德清东庆蚕种场负责人陈法荣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东庆蚕种还和柬埔寨的浙江大捷(柬埔寨)桑蚕发展基地合作成立了跨国蚕业企业。
 
  从蚕种研发到桑叶种植,从蚕丝加工到成衣制作,再加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的基地观光,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让德清蚕桑业更上层楼,桑园效益不断提高。
 
  德清县农业局局长唐炜介绍说,德清将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为契机,力争建成一条产值100亿元以上、两条产值10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并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着力培育10个以新市油脂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建成5个集农业生产、田园风光、农事体验、生活研修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社    | 作者:张军 袁卫    | 责编:鲍宁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