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曝光台 新闻详情 A- A+
尽锐出击!浙江坚决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8-10-15 14:50:07    

   多年来,浙江始终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落实中央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创新精准脱贫方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成为全国省区农民收入最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区域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谋好脱贫攻坚新篇,不断巩固提升浙江扶贫开发走在前列的地位。
 
  一张蓝图  接力推进
 
2.jpg
长兴扶贫项目—谭家村华盛太阳能农庄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针对人多地少、山多田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始终把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重要引领,致力消除贫困、统筹城乡。
 
  1996年,浙江实行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用制度保障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1997年,浙江一举摘掉8个县“贫困帽”,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县的省份。
 
  2002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贫困乡镇的省份。
 
  2003—2012年,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先后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2003—2007年)、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2008—2012年),逐步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启动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2013—2017年)等专项扶贫行动,持续加大资金和土地等要素投入,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格局。
 
  2018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坚决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的号角。
 
  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22年,低收入农户的生活条件达到全面小康标准,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年人均收入水平要达到18000元。浙江扶贫开发再次提速。
 
  精准帮扶  内生发展
 
3.jpg
常山黄塘村低收入农户入股八面山漂流项目
 
  ——找准找全扶贫对象,精准扶贫
 
  ▲2011年,按照农民收入40%左右和农村户籍人口10%左右的“两条标尺”,确定了4600元(2010年)的省定扶贫标准。
 
  ▲2012年,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确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134万户、318万人,并做好信息核查、数据核实、建档立卡等工作,建立了扶贫数据库。
 
  ▲2013年,浙江分类施策,开展针对性帮扶,把低收入农户和5000个扶贫重点村作为扶持对象,启动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2013—2017年)》。
 
  ——强化产业帮扶造血功能
 
  创新产权流动扶持
 
  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引导低收入农户产权流动。苍南县富源村下山搬迁后,当地政府把该村位于高山上的产业折股量化,注入到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中,让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东,村民获得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同时,发动村民种植蜜柑,从水果采摘发展到农家乐经营,挖掘生态红利。
 
  创新金融方式扶持
 
  推行以“丰收爱心卡”为载体的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建立资金互助组织,加快提升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到2017年底,全省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99.39亿元,受益低收入农户15.49万户次;共组建扶贫资金互助组织1054家,总股本金3.72亿元,累计借款8.05亿元,资金互助组织基本覆盖需求突出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
 
  创新技能培训扶持
 
  依托省农民大学、市农民学院、县农民学校,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针对低收入区域和人群,大力实施扶贫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2013年到2016年,低收入农户累计培训20.5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16.4万人,就业能力明显增强。
 
  实施下山移民脱贫
 
  从2013年到2017年,浙江累计完成异地搬迁8.04万户、25.73万人,完成有效投资141.5亿元,下山移民“稳得住、富得快”。
 
  聚焦“更好”  全面提升
 
4.jpg
磐安来料加工技能比武
 
  进入减缓相对贫困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从“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转向“解决生活得更好一些的问题”,浙江突出精准性、使出绣花功,全面系统推进低收入百姓共享高水平全面小康成果。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2017年起,浙江选取具有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融合发展前景的30个县(含原12个特扶县)给予支持,将山海协作作为推进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抓手,大力提升这些地区群众的可支配收入、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环境水平,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增强村集体经济
 
  2017年,省委部署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薄弱村给予补助,并启动新一轮“千企结千村”行动,为扶贫重点村送去1000多个帮扶项目。各地采取“飞地抱团驱动、盘活资源撬动、特色产业带动”等方式,“一村一策”增强薄弱村的造血功能。目前,全省6920个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中,已有6000多个村实现“消薄”。
 
  ——提升公共服务和综合保障水平
 
  提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层治理等领域的指标水平;全面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的低收入农户综合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及时纳入“低保”提供兜底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在教育、健康、文化等领域精准出招,构建起一张全方位立体式的扶贫大网络,促进低收入农户加快奔向美好新生活。
 
  对口支援  齐奔小康
 
5.jpg
杭州援建的新疆阿克苏市多浪幼儿园
 
  近年来,浙江坚决扛起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治责任,精准对接、密切合作,扎实做好支援西藏、新疆、青海,帮扶四川、贵州、湖北、吉林、重庆的工作,全力帮助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产业合作,造血支援
 
  杭州与恩施州结对后,推出“恩施州茶产业提升工程”,每年投入1000万元的专项帮扶资金,以项目带动恩施茶产业提升品质、扩大市场,并引入杭州茶厂、艺福堂等4家知名茶企在恩施投资,建设全产业链的茶叶示范园,生产抹茶和捻茶,直接带动1100个农户每年每户增收3.7万元。
 
  海盐县与四川屏山县结对,通过共享海盐招商资源,引进5个由浙商投资总额达28.22亿元的纺织产业项目,助推屏山加快建成百亿纺织产业园和全国最大粘胶纺织产业基地。
 
  2017年10月,浙江投入援藏资金6000多万元,在色尼区开工建设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百亩连栋温室大棚蔬菜瓜果基地,带动当地800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
 
  浙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全面拓展合作领域,加大专业人才派遣力度,支持建学校、医院、养老院,推进“厕所革命”、危房改造,改善供水供电设施等,让对口帮扶地区群众生活过得更好: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浙江新建医院(卫生院)67所,受益人数超百万;在青海海西州,援青干部实施海西州光伏提水工程,解决了当地农牧民几代人没有解决的人畜饮水问题;在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浙江为当地贫困户改建抗风又防雨的新房……
 
  今年初,传化集团在贵州深度贫困县雷山建起了全国第一所“传化·安心卫生室”,并计划投入1400万元在雷山援建70所配备全新医疗设施的卫生室,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
 
  宁波企业在延边捐资成立助学基金,台州旅行社为峨边县组建了首家旅行社,温州企业为四川阿坝州提供就业培训岗位......
 
  加大资金支持、强化产业合作、突出人才支援、加大劳务协作,动员社会参与,浙江真情实意付出,尽心尽力投入,确保到2020年,对口帮扶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

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 作者:叶慧 杨叶勇    | 责编:赵晓霞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