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新闻详情 A- A+
果冻:大学新生变烧钱一族,是因为虚荣吗?
发布时间:2016-08-29 14:16:20    

         开学临近,家长都在为准大学生们购置入学行头。一些大学新生变身烧钱一族,让不少家长频呼吃不消。有媒体采访在央企工作的一位家长,自从他家孩子考上大学后,除了参加夏令营旅游,还买了手机、电脑、平板,“花了他差不多3个月薪水”,接下来还要添置生活用品、四季服装。根据作者的卖场随机调查发现,手机是准大学生的心头好,占据消费的大部分,基本“入学装备”整体花费至少8000元以上,破万更是比比皆是。

新生报到_副本.jpg

        有专家分析,烧钱背后是攀比心理作怪,爱面子、爱比较的风气,给家长们带来了入学前的荷包压力。可现在又岂止是大学生之间互相攀比,中小学生中开学“炫富”,攀比行头的也不少。去年就有媒体报道,宁波一些富裕家长,涌到日本给自家小孩抢购当地小学生专用的硬式双肩书包,因其具有浮力、GPS定位功能、内藏钢板可于地震时保护头部救命,这款书包售价高达5000元,依然深受国内家长青睐。而800块的电动笔刨,价格不菲的电话手表,在宁波富家小学生中很常见。

        我觉得,对于此类新闻,不必那么急着责备学生的虚荣心理。一部分富裕家庭,为孩子提供好的装备,本无可厚非,毕竟属于少数。其他孩子怎么看,是不是别人买你也要买,不买就不行?更关键的是,要看出身不那么富贵的家庭,家长如何教育———教育小孩理性看待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形成量入为出的消费观,教育他们以自己创造财富为荣、不劳而获为耻。如果不尽到家长责任,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孩子要啥给啥,或者光顾着买买买,不讲明白其中的道理,以消费代替言传身教,其实是最坏的家庭教育。

        行头跟必需品是两码事。入学伙食费、铺盖、衣物、文具是必需品,手机、电脑、平板,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现在很多学校修课交作业要交电子版,电脑可能渐成必需品,为此不少学校设有电脑室。自己没电脑,也不是世界末日。孩子18岁算成年,在国外,大学生自己打工、贷款交学费很正常。给孩子买这样那样,咱们的家长有没有这样的魄力———跟孩子说买电脑的钱算我借给你的,你以后挣了钱还我?如果说小学生用家里的,尚属情有可原,有劳动能力的大学生还白吃白用,道理上说不过去。

        只可惜,活在消费社会,要训练出足以抗拒商家营销攻势的强大定力,并不容易。各种针对学生和家长的开学促销,有时并不是买不买的问题,而是不买可惜。高等教育普及化,加上消费文化裹挟,年轻人的另类选择其实并不多。放在古代,考生赶考中举,那是何其隆重的一件事。族人读书有宗族资助,进京应试的举人考生,路费由地方财政支付。范进中举之前穷得要卖母鸡,中举之后一个月内连房子带地皮,还有使唤家人,全齐了。哪用考虑什么行头的事。为开学装备发愁,归根结底是教育市场化,念书变成个体和家庭负担的结果。

        当然,即便如此,面对无孔不入的消费文化,大学生应该有大学生的气象。当年王尔德到美国,面对海关官员放言“我一无所有,唯一需要申报的就是我的天才”。行头不能决定大学里成绩的好坏,更无法决定四年之后、人生未来的成就之高低。没行头我也能出人头地,每个准大学生,都应该有这样的志气。

来源: 南方网    | 作者:果冻    | 责编:邓一鸣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