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文旅 新闻详情
情怀VS困境,民办博物馆该往哪儿走?
发布时间 | 2023-05-11 09:10:22    

   这些天,一则新闻打破了博物馆的宁静。

  5月8日,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公众号发布公告称:“高宇峰馆长在离石区政府办事时被区长张海文辱骂,推倒致伤……”

  5月9日,“吕梁发布”公布调查情况:高宇峰是吕梁市退休处级干部,于2014年、2016年先后创办民办博物馆“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和“吕梁山革命博物馆”……高宇峰到张海文办公室,要求解决博物馆开展有关活动经费补贴问题,张海文当场打电话安排区委宣传部提出资金补贴办法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高宇峰对此答复不满意……

  闭馆一天后,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于5月10日重新开馆。

  目前,此事仍在调查之中,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但是民办博物馆上门向政府部门“讨债”一事,让不少网友把视线转向了民办博物馆的生存现状和困境。

  民办博物馆,也称非国有博物馆。在博物馆资源丰富的浙江,民间博物馆的办馆之路走得怎么样?潮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家省内民办博物馆和相关专家。

  民办博物馆,源于一股执着劲

  可千万别小瞧了民办博物馆。

  有这么一句话,今天创建的民办博物馆,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著名博物馆。其实,世界上不少著名博物馆的前身都是民办博物馆,例如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

  实际上,民办博物馆的出现,正是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据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省博物馆总数共计43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84家,非国有博物馆251家。据2018年数据,浙江省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就已超越国有博物馆。

  今天,民办博物馆已经成为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博物馆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渐具人气,少不了民间文化爱好者的那股执着劲。

  丽水景宁,晓琴畲族民间陈列馆临水而立。这幢1300平方米的园林式仿古建筑内,集中展示着畲族服饰、银饰、家具、农耕用具等珍贵藏品3万余件,馆内的传统畲族绣花、彩带编织等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馆里接待游客2000多人,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原本的畲族传统手工艺品可不是这般境遇。我以前下乡参与某次民间文化普查,途中发现很多做工精致的旧服饰、旧家具像‘垃圾’一般被扔在河边,我当时看着很心疼,畲族传统工艺品要在‘懂它’的人手中才能释放出最大的价值。”晓琴畲族民间陈列馆馆长陈晓琴告诉记者,前些年,她走遍县里的乡镇和村庄,还跑到附近的莲都、松阳、文成、泰顺等地寻找传统畲族工艺品,筹建了县内第一家民间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和提供讲解服务,让畲族传统工艺品在景宁“安家”。

  陈列馆里还藏有民国初、清朝及更早时期的珍品500多件,以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受到市民和学者的青睐。除馆内展陈外,陈晓琴还经常带着馆内的优质藏品,到丽水、上海等多地巡展,致力于提升畲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影响力。

  同样诞生于丽水的浙江首家外销瓷博物馆,也是民办博物馆。馆长宋周阳一直在外经商并创办实业,但心系家乡丽水。20多年前,宋周阳在上海工作之余,有幸与明清外销瓷收藏家、鉴赏家经常交流过,从而与精美璀璨的明清外销瓷结下不解之缘,开始潜心研究、收藏外销瓷。

  展厅内型制各异、饱含东西方文化特征的展品,每一件都积攒着宋周阳的心血和努力。比如一套摆放在展厅入口的伊伯利家族定制的成套徽章瓷茶具,宋周阳回忆起拍卖场景记忆深刻,为了拿下这套茶具,和对方竞争时,僵持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加了10万元才拍卖成功。

  “瓷器是中华文明繁荣富强的见证,海归外销瓷博物馆不仅填补了浙江省专题类外销瓷博物馆的空白,同时也弥补了全丽水市在彩瓷、彩釉瓷方面的欠缺,让浙江省的瓷器文化百花争艳。”宋周阳说,目前博物馆已经收藏产品近三千件。

  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不少民办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标识”。

  温州瓯海,原本冰冷的石头,被能工巧匠赋予温度,也能成为千姿百态的石刻艺术。不久前的五一假期,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旁,为期六天的青灯市集吸引了约20万人次前来。在其周边,还有颇具人气的珐琅彩艺术馆、东经纸文化艺术馆、博山美术馆等多座民办博物馆。

  正如原始森林中,不仅有苍天大树,也有草长莺飞。民办博物馆不仅促进博物馆更加融入和丰富我们的生活,也及时抢救着大批新的收藏门类。出于兴趣与责任,民办博物馆的收藏范围,往往是国有博物馆没有注意到,或者无暇顾及的领域,因而使博物馆文物的藏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他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办博物馆的B面,馆长们的“烦恼”

  民办博物馆越办越多,也有人看到了它的B面。

  作为成长中的新事物,民办博物馆既有其新鲜积极的内在成长因素,又有一些自身的缺陷和环境制约因素。

  宋周阳向记者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目前租赁的馆舍在建设规划方面存在缺陷,同时又因场地面积狭小,严重制约了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

  晓琴畲族民间陈列馆也受条件限制,陈列馆仅安装监控数台,除银饰等产品在玻璃柜展陈外,大部分木雕床椅、柜子等藏品存放在库房或露天展示。由于缺乏恒温恒湿的专业展柜和专业科学的保护措施,大部分文物藏品受潮发霉,受损明显,畲族银饰表面大多被氧化,银饰上的珍贵点翠技艺被销蚀,木雕制品也被蚁蠹啃咬破坏等。

  此外,该馆向公众免费开放,随着藏品不断增加,场地、养护等问题日渐凸显。馆长陈晓琴专门成立了畲山凤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陈列馆的日常开支费用,主要靠公司的收入维持。陈晓琴给记者算了笔账:“陈列馆的投资额1200余万元,刨去水、电、空调等日常开支外,展品存放转移、藏品整理分类、藏品布展鉴定、艺人表演,馆内服务讲解工作人员开支等运营管理成本一年要花费20多万元。”

  长期以来,资金问题一直是阻碍民办博物馆发展的主要难题,因此各地政府针对民办博物馆出台的政策,都不约而同地关注资金问题。

  作为民营经济活跃地区,温州社会办文化现象持续火热,近年,建成开放的民办博物馆达到58家,其中登记在册30余家,而承担展览、教育等博物馆功能的民办展览馆、陈列馆、美术馆、民俗馆等至少有150家。

  2022年,温州提出打造“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相关补助扶持政策相继出台,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最高拿到30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博物馆独立策展或组织本馆藏品赴外地展出,可拿到最高20万元的奖励性补助。民办博物馆举办各类文创市集、节日雅集,最高可拿到50万元的奖励。

  潮新闻记者对话温州多位民间博物馆馆长,看到了非国有博物馆扶持政策的B面。馆长们普遍认为,政策扶持下,还应强化服务保障。

  温州维日康树贤艺术博物馆,带有企业文化IP性质。馆长林祯乐介绍,该馆主要展陈剪纸、书法、国画、无人飞机等八个专题馆共4200平方米,主要对预约团队对及接待学生团队,年人流量5万人次左右。

  该馆去年拿到了政府10万元资金补助,用于人力薪资补助等。但林祯乐认为,政府扶持还更应在专业人员的培养、专业团队的扶持上发力,“博物馆的讲解、介绍等专业人员的要求其实不低,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水平,目前民办博物馆的类型多样,专业团队的建设是行业发展的支撑。”他说。

  位于瓯海泽雅镇的龙溪艺术馆正式开放于2021年9月,是一家乡村民办馆,馆长沈中杰从北京来到温州,联合团队开办展览,为乡村带动不少人气,近年周边开办的餐饮店、民宿增多。该馆日常人流量40至150人左右,收取一定费用门票,并不足以维持馆内运营;去年艺术馆拿到了政府20万元资金补助,但对办展投入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实际上,我们更多诉求在于乡村配套设施,乡村艺术氛围的打造,将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沈中杰表示,资金补助在于一时,长远看更希望形成民办博物馆的良好生态;社会办文化人员与政府之间也要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才能促进公共文化相辅相成发展。

  情怀之下,如何突出重围?

  民办博物馆出现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仅在于民办博物馆经营本身,同时也在于社会,有赖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

  强劲的民营经济促成了浙江民办博物馆的强大,许多非国有博物馆正是背靠大企业才能生根发芽。西扎操刀设计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便是例子。副馆长宋新新告诉记者,博物馆前期投入巨大,早在30年前,集团管理层就从教育普及的需求,有意识地按照美术史脉络收集藏品。

  “说实话,从2020年11月份对公众开放以来,我们现在仍旧是试运营状态,还没有办法自我造血。”宋新新说,自己也在摸索,研发教育产品联动集团产业、拓展艺术机构不同条线项目合作等方式。比如今年,博物馆将与鄞州区文联等合作,共同策划全国民营美术馆创新发展论坛。

  宋新新调研了上海、北京等地的非国有博物馆、美术馆,她认为这些机构的发展,和当地文化需求是相辅相成的。作为运营者,宋新新还是寄希望于政府部门,能够细化引导和推进,也让扶持政策更加多样化。“民营机构只是一个点位,没办法把老百姓的需求串起来。比如在东钱湖,除了我们,还有宁波美术馆分馆、韩岭美术馆等等。如果当地大力推广东钱湖艺术游线,博物馆的人流量也会提升。”宋新新说。

  浙江省出台过许多扶持非国有博物馆的办法与条例,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舟山市徐正国博物馆便是成功案例。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严洪明是见证者,“许多非国有博物馆的馆长都是有情怀的,比如徐正国是位普陀籍收藏家,早前在杭州搞收藏,后来舟山市博物馆搬迁了,馆区就免费供他使用,市文旅局又给了每年80万的补贴。现在这个博物馆,发展得非常有影响力。”严洪明说。

  博物馆行业的专业人士,更关注非国有博物馆的 “规范化”。严洪明透露,此前考虑过评选全省十佳非国有博物馆,但由于许多不规范问题,只好作罢。

  比如藏品来源是否合法。由于主管部门没有权力强制要求非国有博物馆备案登记、公布藏品目录,所以这些博物馆的藏品数量与相关情况无法被确切掌握。

  浙江省文物鉴定站站长黄斌表示:“一方面,非国有博物馆的所有者出于情怀,通过收购、拍卖、受赠等渠道获得文物、收藏文物,但是有些收藏品,往前追溯几道,确实也无法保证文物来源是合法的。另一方面,也出于谨慎心理,害怕漏出‘家底’,精品文物被国有博物馆‘盯上’乃至征购,也限制了他们全面报备或公布藏品信息。”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杨新平认为,合法合规地办一个博物馆,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资金链支撑,还需要大量文博人才支持。

  如藏品鉴定环节,就有人才稀缺的问题。黄斌告诉记者:“国内现有的21个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鉴定站等,平均在编人数仅在10人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国有博物馆的藏品鉴定定级和征集鉴定评估工作,更别提有效涉足非国有博物馆的藏品鉴定。”所以,目前非国有博物馆藏品鉴定多由社会相关评估机构和专家进行,所谓“体制内专家”参与极少。

  黄斌补充道:“即便加上各省的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平均每个省50人左右,也就一两千人。这些人需要鉴定全国的文物藏品、处理涉案文物,工作量可想而知。”

  浙江省文物局也在摸索乡村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之间的转化。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已建成的乡村博物馆具备良好的造血功能,可以通过文创产品展售、手工体验、风物特产供应、拓展教育、课程会议等运营机制来实现收支平衡,但非国有博物馆还是以公益性为主。”若要将运行良好的乡村博物馆转型为非国有博物馆,仍有功课要做。

来源:潮新闻    | 撰稿: 李娇俨 郭婧 王艳琼 杨世丹 邬敏 实习生 单予晴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