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国之命脉,是民生之本。“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传统产业是浙江省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在该省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实现浙江省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加快形成浙江制造新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2021年浙江省两会召开期间,省政协委员、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提交了《关于加快打造传统企业数字化升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议》提案,针对传统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问题,提出打造传统企业数字化升级公共服务平台。
屠红燕认为,新形势下传统产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关键在于数字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绝不仅仅只是技术升级,它涉及到人才、技术、流程以及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全维度变革。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很多传统企业,就会出现‘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
为何传统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会出现“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问题?屠红燕解释说,“不会转”是因为企业缺乏相应的转型能力,一方面是技术上的门槛,一方面是人才的匮乏。“不敢转”表现在企业对于转型过程中投资回报的疑虑,企业想要转型升级就必须使自己具备数字化的基础,真金白银砸进去,是否有切实的回报仍然是个未知数。“不能转”则是因为企业存在种种顾虑,新技术往往很难和企业现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完全融合,那么在创新与维持现状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也是考虑因素。
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数字经济强省,已经在数字赋能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搭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服务平台以及应用场景。因此,针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屠红燕建议,利用浙江省数字经济优势,通过顶层设计,制定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可落地的数字化升级规划和各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加快数字赋能传统制造业的步伐,加快构建传统制造业的工业物联网平台体系,辅助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
“目前最为迫切的是要搭建一个直接面向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可落地中小企业的应用场景。”鉴于传统制造业行业众多,屠红燕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牵头行业协会,智库机构,高校甚至是城市大脑等机构,针对各行业特色联合精准发力,建设打造一个专门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服务,为传统制造业插上数字翅膀的便捷高效公共服务平台,真正让数字赋能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辛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辛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