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A- A+
改革开放40年,浙江之声创新致远
首创全国户外广播节目《星空朗读》
发布时间:2018-11-22 17:29:06    

   改革开放40年,浙江的辉煌成就不仅体现在一项项数据指标的变化中,更体现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积淀上。《星空朗读》是一档让老百姓通过“有温度的声音”烘托,在深情的文字中,感知改革开放之美,为新时代增添动力、再聚合力的节目。

  从2017年9月15日成立至今,《星空朗读》一跃成为浙江广电集团品牌活动。国家广电总局《监管日报》专题点评“浙江之声《星空朗读》挖掘经典作品内涵,创新广播传播方式”;浙江省政协主席、原省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肯定这个栏目办得有意义,希望继续办好;浙江省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高度评价:“这样的文化类‘爆款’节目是媒体传播的重要努力方向。不管媒体形态如何变化,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传播中是永恒的”。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中国广播杂志及其公众号、广电时评杂志及其公众号等媒体先后报道或专案点赞该节目。而《星空朗读》能在不到2年时间就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绩单,更离不开40年改革开放所推动的广播变化。

u=36124688,2946330188&fm=173&app=49&f=JPEG.jpg

  日前,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编委、浙江之声总监王水明在接受采访时,用“文化定制”“从单平台到多平台的跨越,既可读,又可听可视”来揭开《星空朗读》走红的原因,更绘制出一幅新时代广播创新的画卷。

  从小众到大众

  解密《星空朗读》成文化类“爆款”的原因

  “传统文化热”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关键是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而浙江之声首创全国户外广播节目《星空朗读》,就是将老百姓的心声,用名嘴、主播、素人或温暖或洪亮的声音再包装,让传统文化能够在今天的社会发挥正能量的作用。

  说起《星空朗读》,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编委、浙江之声总监王水明说:“浙江之声拥有金话筒奖等众多优秀‘好声音’,每年都有多件作品获省播音主持一等奖,近十年来连续举办全省青少年诵读活动。可以说,朗读是频道的基因。以朗读的方式诠释传统文化之美,讴歌新时代奋斗之势,浙江之声是以底气践行担当,以创新引领潮流,让广播节目既好听又好看。”

  去年3月,浙江广电集团八大主播、浙江之声《方雨大搜索》主播方雨推出《方雨夜读》,邀请几十位包括央广央视金话筒、省内名嘴、各地主持人、素人在内的朗读者发声,一时间成为“朋友圈爆款”;后来,浙江之声举办“星空朗读者”自驾游活动,以诵读会友。“这种形态正好满足广播和听众间双向互动的交流模式。主播又能通过走基层,带领听众一起欣赏中华文化和经典美文。”王水明觉得,这种活动可以当成一种新模式来打造。而“文化定制”则成了他打造全新广播形式的主旨。

  “当时,正好是浙江广电集团总编辑姜军从新疆阿克苏慰问援疆干部回来,说那边的援疆干部很希望有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王水明当即决定,把《星空朗读》启幕仪式放在新疆阿克苏。“我们按照电视模式处理,运用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形式,以图文直播和视频直播为核心,从单平台到多平台的跨越,既可读,又可听可视。”

  “援疆情是千家万户的付出和情怀。前期,我们发动省内多地媒体联动,找到了20多位浙江援疆人的家属。看到远方的家人出现在大屏幕上,台下的援疆人饱含热泪对着屏幕挥手。”主播方雨的回忆,也是《星空朗读》独特的打造方式——文化定制。

  据了解,每一场《星空朗读》,主创们会提前赶赴当地采风,结合风土人情,再定制内容。《星空朗读》总导演崔麒回忆说:“在古堰画乡景区站,为了让人与自然融合,我们一开始想把舞台放在江面,但因为水流不可控没有进行。最后,我们决定在当地瓯江畔的一棵大樟树下设置舞台。这棵千年古樟有故事,也符合过去在树下听故事的情景。”在丽水云和站,《星空朗读》团队根据当地特色,将民族特色歌舞融入节目;在杭州,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举办“奔腾的浙江”星空朗读……

  这样的创新,换来浙江省政协主席、原省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肯定和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高度评价。

  据统计,去年《星空朗读》第一季举办近10场线下活动,今年第二季已举办近20场。可以说,第一季获得了多少赞誉,第二季就背负了多少压力。“压力也是动力,我们越做越好。”王水明将之归结于一份坚持和笃定,“不被潮流裹胁,不被流量绑架,团队历经无数个点灯熬油的不眠之夜,怀揣使命,用声音传递正能量。”

c5b42e7e31b549ae8fb45f0a49fde7f8.jpg

  从室内到户外

  浙江之声让您重新认识“广播不止于听”

  在改革开放40年里,广播的芳华变迁不仅仅体现在一项项数据指标中,更是从单一的“我播你听”到多渠道与听众互动的品牌打造。而《星空朗读》就是很好的印证。一场活动既是一期现场版的广播节目,又是一场互动型的文艺活动,还是一次主播和粉丝的见面会,让“声音看得见”。王水明表示,浙江之声勇于探索新时代广播样本,突破传统电波覆盖,采取多媒体手段,实现“图文、音频、视频”同步传播。

  “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不仅是阅读还要倾听;不仅通过广播、音视频网站还渴望面对面,这些都是《星空朗读》备受欢迎的大背景。”主播方雨用“行走的浙江之声”来形容《星空朗读》,“将星空下人们的眼睛点亮,将星空下人们的内心点亮,这是我们的长征,红旗漫卷西风,它是我们的归途。”

  曾在2011年获得“金话筒”奖的浙江之声主播维琳几乎参加了每场《星空朗读》活动。“听众不再是我坐在直播间想象中的人物,而是观众席上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真实的表情。”维琳很感激《星空朗读》为其提供了另一种探索表达艺术、延续声音价值的机会,“在奉化溪口,我们通过诗歌再现了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感受溪口的文脉和风情;在三门,我们复活了亭旁起义的领袖包定烈士……”

  主播王萍是《星空朗读》团队里最年长的朗读者,“只要《星空朗读》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她说,过去主播都是在直播间里,很难走出去看看。“浙江的美景和人都让我感动。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争着和我们合影。一张张笑脸是对广播的赞同,是对美好生活的点赞。”

  《星空朗读》打破传统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模式。当然,这也给广播人带来一些困扰。“我的短板是没有镜头感。”主播维琳依稀记得,第一次参加《星空朗读》时,当她看到舞台上刺眼的灯光和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紧张得浑身颤抖。“经过一场场的历练,我把对它的敬畏转化为对稿件的充分准备,反复演练;把对舞台的恐惧转化为不断总结经验,以至现在一登台就兴奋、一张口就享受。”

  从“单兵作战”到“团体出击”

  《星空朗读》吹响“聚媒体”号角

  40年芳华,浙江之声与时俱进。

  “《星空朗读》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团队协作。我们有负责文字的记者、有负责视频的记者、有视觉呈现的美编、有后台支持的技术人员等。”王水明一再向团队强调,“在今天的融媒体环境里,不走视频化这条路,《星空朗读》是不可能形成社会影响力的。”而通过团队出击,《星空朗读》品牌形成“聚媒体”的成熟模式。

  与此同时,浙江之声在探索“广播+文化+互联网+旅游”的价值链条上,更是树立产品理念,推出《星空演唱》《星空车展》等衍生内容。

  据介绍,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星空朗读》品牌已经斩获“2016—2017年度亚太地区创新力栏目”“影响中国传媒2017年度最具创新影响力节目”“2018中国广播创新融合优秀案例”“2018声动中国年度品牌影响力广播大型活动10佳”等荣誉。

8ec9d298ad1c493985a3c72d9cdf01a0.jpg

14b59922fa4b407b9d59652ab7f65b32.jpg

  但在荣耀的背后,很难想象这是一支广播团队“从零开始”打造的节目。主播王萍告诉记者,《星空朗读》对浙江之声广播团队而言是一次相当大的锻炼和挑战:“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怎么表现这个全视频化的朗读节目。从灯光、音响、舞美到节目形式,都是一步步探索的。”

  此外,《星空朗读》招贤纳士。除了席文、王帅、何敏等浙江卫视“名嘴”,还有浙江省朗诵协会的宋迎秋、严瑛、张康男等知名朗诵家重磅加盟。而这不只是朗读者的舞台,也是原创文学的盛宴。著名作家海飞落笔写下《今夜,请让我在星空下为你深情朗读》;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王通林为援疆干部原创三首小诗《家园》;著名作家黄亚洲创作《钢铁丝路,从义乌到马德里》饱含故乡情深……

  《星空朗读》团队致力于用新颖有效的传播方式传播中国文化。这需要朗读者、创作者和幕后人员共同协力,才能让文化不仅局限于“读”。为此,《星空朗读》还在团队成员中纳入“文化顾问”。书法家王水法、文化评论家汪剑钊等人都在舞台上扬自身之长。总导演崔麒说:“《星空朗读》和文化顾问结合,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当他来到你的舞台,会关注你的舞台,把控你的文章选段,为你源源不断提供建议。”

  《星空朗读》的斐然成果,缺不了这些能人志士。值得注意的是,《星空朗读》举办至今,单场最高有3万人观看,总计超10万人在现场观看。音视频和图文全网浏览量过千万。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秦思汉 潘洋阳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