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因为这块短板 网红城市杭州有点“坐不住”了
浙江日报 · 陈佳莹 夏丹 唐骏垚 | 发布时间2019-09-24 09:12:28    

   智能物流车、柔性机器人、自适应机械臂……两天前,一场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刚刚在上海落幕。几乎同一时间,一场同样面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正在安徽合肥举行。

  长三角的邻居们都在纷纷向制造业发力,杭州有些坐不住了。上周最后一个工作日,杭州开了一个重量级的大会——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

  其实,这已经不是正在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第一次对制造业喊话了。早在今年7月底召开的杭州市委全会上,杭州市委主要领导谈杭州制造业时曾说,制造业已经成为杭州经济发展中的最大短板。提出坚持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形成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 杭州制造业发展现状如何?与国内同级别城市相比有哪些短板?这些短板如何制约了杭州的发展?

  01

  杭州的骄傲与尴尬

  杭州,2015年成为我国第十个GDP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城市,2016年一场G20峰会过后,更让这座拥有阿里巴巴、吉利、网易等“当红炸子鸡”的城市,成了实打实的网红城市。

  我们时常会听到杭州招引人才的傲人数据:2016年、2017年、2018年,杭州始终稳居人才净流入率全国榜首。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杭州人才流入量同比增长超过了100%,牢牢将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的牌子攥在手里。

  我们更常常能看到这座数字经济之城的鲜亮成绩单:杭州数字经济已经连续17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8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数字经济对杭州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0%以上。

  然而,在光鲜的整体数据之下,却在悄然发生一些结构之变。

  不得不承认,近些年,在全国各大城市GDP这张排行榜上,杭州的位次向后移了。十年前,杭州位列全国第八,而如今已然被成都和武汉赶超,位居第十,处于全国前十的边缘,这显然是一个必须唤起危机意识的位次。

  所幸杭州人发现了问题所在:经济实力排位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造业总量位次下降。

  以2010年为镜,杭州工业增加值比成都、武汉高出了500亿元左右。而到2018年,杭州的工业增加值(4160亿元)却比成都(5664亿元)、武汉(5076亿元)分别少了1500亿元和900亿元左右,8年时间被赶超了2000亿元和1400亿元,这直接造成了杭州生产总值被成都和武汉赶超。

  再看紧随其后的第十一名南京。2010年时南京的生产总值与杭州相差近1000亿元,而去年的差距已不到700亿元,仔细分析会发现,靠的是其工业增加值完成了从与杭州相差500亿元到仅相差100亿元的赶超。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最近五年,杭州市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为8.9%、5.4%、5.6%、7.0%和6.3%,除2014年外均低于生产总值增速。近十年来,杭州主城区公开出让住宅用地21566亩,而出让工业用地仅8478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由此可见,制造业这块短板,实打实地拖了网红城市杭州的后腿。

  02

  杭州的困惑与决心

  杭州不是没有制造业的底子。 在这次大会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发言大有一抒胸臆的意味。现场,他回忆起杭州轻工业无比兴旺的过往:空调厂、电扇厂、自行车厂、电表厂、杭丝联、浙麻、杭一棉、杭二棉、新华造纸厂、杭州食品厂等等轻工业各门类工厂几乎都有,而且业绩都不凡,在全国亦小有名气。“可这些年几乎都看不到、听不到了。”他说。

  的确,在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中,不少杭州人都有困惑与纠结:要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还把制造业放在重要位置是不是落伍了?城市化进程这么快,在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不就应该占主导地位吗?制造业资产重、回报慢,还有环保、土地各种限制,企业始终坚守制造业可行吗?

  企业家的选择,也印证了这些困惑。正像宗庆后说的那样,近些年来一些做实体经济的企业为了赚快线、图暴富,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转向发展虚拟经济,使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脱节,脱实向虚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偏离了主业,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亦不能得到提升。“说实在的,现在一夜暴富的时代已过去了,要创造财富仅能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

  还记得去年底,制造业大区萧山召开了一场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提出数字经济发展四年双倍增计划,到2022年,信息经济总量突破1200亿元,数字经济总量突破720亿元。今年浙江日报刊登的一篇《“老大哥”坐不住了》的报道,更是在当地引发了一场热烈的发展大讨论。显然,萧山要发展数字经济的方向是正确的,也并不是要放弃制造业,但从中,人们也能感受到萧山人亟待找到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迫切心情。

  后工业化时代到底要不要制造业?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当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各大城市都在加大制造业发展力度,开展前瞻性布局,争夺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而放眼全球,无论是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还是英国的“现代工业战略”、日本的“再兴战略”,发达国家也都把制造业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即便是面积只有半个萧山区大,寸土寸金的新加坡,也依然保持着21%的制造业占比(不包含建筑业)。

  这一次,杭州也是真的下决心了。

  为了支持制造业发展,杭州重磅发布“新制造业计划”,除了组织人才保障和专项资金保障外,更让记者感受到分量的是,强化土地保障。土地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这些年来,杭州许多制造业企业和项目之所以外流,一个重要原因是拿不到土地、找不到空间。在这次大会上提出,每年新出让的工业用地占年度出让土地的比例不低于30%,每年盘活的低效用地优先支持制造业发展。同时,更要控制工业地价,按照不高于长三角同类城市标准实行动态管控,尽可能降低制造业企业用地成本。

  我们期待,已经插上数字经济翅膀的杭州,会有一副更过硬的制造业“身板”。

来源:浙江日报    | 撰稿:陈佳莹 夏丹 唐骏垚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浙江日报    | 撰稿:陈佳莹 夏丹 唐骏垚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