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站上风口。
9月4日,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启幕。涌金君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本届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提出,“支持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可以预见,这将为疫情重创下的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那么,作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最活跃区域之一,长三角三省一市能否在服务贸易发展上实现“1+3>4”的协同效应?长三角服务贸易联盟能否率先搭建呢?
对沪苏浙皖而言,这是一道充满想象的新发展命题。
京津冀“打了个样”
总部位于合肥的科大讯飞在多个展区展示了自己不同领域的技术与产品。
“其中有不少成果已经在浙江落地。”科大讯飞集团副总裁周佳峰举例道,疫情发生以来,科大讯飞的“停课不停学”方案已在浙江11个地市的近百所学校运用,支撑了各学校的线上直播近千场。
但涌金君注意到,整体而言,长三角服务贸易发展的协同效应仍不够充分。
在相邻的浙江主题馆和江苏主题馆,两省展示的不少服贸成果均集中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但两省企业之间、平台之间的合作并不多。上海、浙江等地的游戏、数字生活等服贸领域也类似:行业交叉重叠范围不小,而协同发展的成果尚不多见。
相比而言,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联手打造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展区”则让人眼前一亮。
更重要的是,这小小的芯片是三地产业协同的集中体现——北京企业负责芯片设计,天津企业负责封装,最后在廊坊实现产业化。
小到一个功能型安全帽的生产与服务,大到天津港带来的交通物流领域的合作发展……创新、服务、政策等六方面的同频共振,让京津冀三地服贸协同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9月6日下午,“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里,中国·东盟国际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唐山市全球数字贸易产业园等11个合作项目也正式签约。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仅河北与北京、天津合作的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就达到140个。
涌金君以为,这或可为长三角服贸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各有特色 协同空间巨大
近年来,长三角服务贸易总体规模在全国地位不断提升,仅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在2019年就约占全国的一半。除了规模上的优势,长三角服贸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特色各异。这无疑为三省一市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数字金融到全球电竞大赛,从动漫游戏到中医服务......作为此次大会的唯一主宾省,上海所展示的服务贸易发展成果包罗万象,并在许多领域都瞄准国际一流的目标。2019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843.8亿美元,约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以电子竞技产业为例,上海就有着打造‘全球电竞之都’的雄心。”运营上海F1全球电竞大赛的“久事体育”有关负责人介绍,别看这是一个游戏比赛,它既包含了国外电子游戏服务的服务进口,也包括举办国际电竞赛事的服务输出。
如果能整合三省一市的市场、技术,上海对标国际一流的目标,步伐或许能迈得更顺、更快。
江苏服贸产业则具备“平台多、环境优”的特色。
此次,江苏交易团专题推介了中国(南京)软件谷: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该园区已集聚数字服务出口企业152家。
“江苏各类国家级服务贸易发展平台数量众多,为其服贸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江苏交易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国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共9个,其中5个在江苏;在长三角地区5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中,江苏独占其二。
与江苏展馆一墙之隔的浙江主题馆,展示内容同样特色鲜明——芯片、海外仓、游戏、跨境金融服务等展示内容,无一不彰显着浙江“数字+”的服贸发展新趋势。
疫情背景下,浙江数字贸易表现出强劲动力,带动服贸进出口实现“半年红”,同比增长6.61%。同时,服贸各领域的增速出现分化,其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长迅速,其占服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8%,同比扩大11.7个百分点。
此次服贸会上,安徽也组织了38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参展,其中不乏科大讯飞等一批创新型服贸企业。近年来,安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占GDP的比重已从2009年的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