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并召开创新成果大会。她是浙江省成立最早的科研院所,也是中国最早的“三所”化工研究机构之一。70年风云变幻,浙化院怀抱科技报国的初心,矢志创新,勇挑重担,从基础化学品到高端新材料,从保护臭氧层到减少碳排放,从服务国民经济到支撑国家战略,创造了一大批科技新产品、新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她的70年,正是一部让人惊叹的创新创业史歌。
70年求索 科研成果丰硕
70年前,中国经济百废待兴。彼时,省内只能生产烧碱、漂白粉、明矾、轻质碳酸钙等少量几个品种,且产量很小,全省化工总产值62万元,仅占全省工业总产值0.1%,基础十分薄弱。浙江化工试验所(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前身)就诞生于这样的大背景下。试验所迎难而上,利用浙江丰富的明矾石资源开发化肥、农药等民生物资,为恢复新中国农业经济创造了条件。
其后,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历经2次搬迁、3建所址、7易其名,也曾北上西迁、分分合合。无论环境如何变迁,条件如何艰苦,浙化院人始终抱定“科技报国”的初心。之后10年,研究所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和技术,其中,乔关根等开发的钙镁磷肥技术为提升粮食产量,解决当时粮食短缺问题做出重大贡献;吴东侪等成功研制了国内首例聚氯乙烯干法纺丝用树脂,用于生产氯纶纤维布;刘凤蓉等开发了杀虫剂毒杀芬,并建成国内第一套连续化生产毒杀芬千吨级装置;曹鼎铭等开发了哈龙1211灭火剂,在上海吴淞口万吨油轮上的灭火应用试验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当时首选的灭火剂新品种……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研究所10项科技成果获得殊荣,满载而归。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浙化院逐步将氟化工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和创造,浙化院硕果累累,尤其在绿色科技领域。浙化院于1999年成为国家唯一的“国家消耗大气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赋予“为我国ODS替代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重任。随后,中心打破国际垄断,独立开发了4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DS替代品品种,并成功实现产业化,为中国保护臭氧层事业并履行国际公约做出重大贡献。2015年,浙化院再度发力,“含氟温室气体替代及控制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花落浙化院,在含氟温室气体逐渐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今天,浙化院成功研制出全氟己酮等一系列新一代环境友好型产品,在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时代在召唤 切入新材料领域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浙化院就已进行PVF膜的研究探索,并在中化蓝天上虞基地成功实现PVF薄膜产业化,成为目前除杜邦外、全球第二家PVF薄膜制造商,打破了我国PVF薄膜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同时,在含氟锂电材料上的研究开发也是浙化院众多新材料研究中的一项丰硕成果。根据中化集团锂电整体布局,浙化院基于深厚的技术积淀,助力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介入锂电池材料中的主要含氟材料,包括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电解质、含氟添加剂、锂电用PVDF粘结剂等。其中,开发的适合锂电电池专用的PVDF粘结剂新牌号,得到市场普遍认可,实现了进口替代。
此外,浙化院还开发了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建筑外墙、钢结构涂层以及药品包装等一系列含氟新材料,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场景。
创新变革 永远在路上
浙化院董事长张建君表示,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时代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如今,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仅仅靠使命感和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是建立一套与新时代特点相契合的科研创新体系。
浙化院是国内最早启动创新体系改革的科研院所之一。1993年,浙化院被列为“浙江省省属科研单位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这次改革为浙化院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稳定和调动了科技人员承担国家项目和科技成果在院内产业化的积极性;2000年,浙化院整体改制为“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为科研创新活力的释放扫除了体制上的障碍。1997年至2000年上半年,全院共承担国家项目60项,其中有8个项目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和国家消耗大气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批准成立,使得化工研究院成为全国地方科研院所中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技术工程中心的研究院所。2000年3月1日,化工院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在中化集团“科学至上”理念引领下,中化蓝天围绕中试项目、技术进步激励等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机制改革探索,浙化院的创新活力得到全面激发。2012年,浙化院设立九大研发和技术中心,进一步优化了研发项目管理机制,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确立重点研发项目;同时,持续推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技术体系梳理、重点产业化项目技术攻关、纵向项目争取和获奖等,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体系,研发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期间,氟材料水处理PVDF、太阳能光伏背板用PVF膜两个项目列入国家863项目,农药创制牵头两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化工新材料实验室列入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科飞计划”是中化蓝天基于研产销一体化推出的特色科研人才培养项目。列入培养计划的科研人员会带着他们的专属任务书,奔赴产业和营销等不同岗位,开展实战化学习,再通过在产业和市场的习得反哺到研发环节,为浙化院培养了大量具备产业和市场思维的复合型研发人才。
张建君表示,面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发生的巨变,氟化工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是我国氟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浙化院将以“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指导,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力争在重点产品的产业化转化、激励机制的创新、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新研发领域的开拓等方面取得突破,为中国氟化工事业的腾飞注入持续的创新动力。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汪杰菲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汪杰菲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