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某师范大学105名新生放弃入学资格 专家这样说
都市快报 · 胡信昌 | 发布时间2021-10-17 15:29:20    

  105位本科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安徽师范大学发布的公告,这两天成为很多网友关注的焦点。

  安徽师范大学位于芜湖,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在省内排名第四,有众多博士点。

  学校教务处近日作出《关于对刘某苇等105名全日制本科新生作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公告》称,截至2021年10月9日,安徽师范大学2021级全日制本科新生有105名学生未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经学生所在学院多次联系,部分学生明确表示放弃入学资格;部分学生仍无回应。

  对于大学新生报到,教育部有具体的规定。

  安徽师范大学公告称,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第三章第八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安徽师范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校教字【2017】32号)第一章第三条也规定,“按国家招生规定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应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事先以书面形式并附相关证明向所属学院请假,由所在学院向教务处备案,假期一般不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现对105名学生作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涉及师范类有13人

  查看了公布的名单。旅游管理专业有8人未报到;新闻传播类有6人未报到;物理学类有6人未报到;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有6人未报到;生物技术有5人未报到;社会学类有5人未报到;地理科学(师范)有3人未报到。

  不少未报到的学生,还属于拔尖班的学生。具体有地理科学(拔尖班)1人、生态学(拔尖人才班)2人、物理学(人才拔尖班)1人,生物科学(卓越)1人。未报到的学生,涉及师范类的有13人。对此,网友们的讨论很多。

  网友“@是芋泥啊”: 能上安师大卓越班或是那几个热门师范专业的安徽人应该都是半只脚踏进211的了,有复读很正常。

  网友“@杭伯琅珰”:实话实说,新闻截图里的这些专业: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学、计算机、工商管理、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真的已经满大街都是了,考虑毕业以后的就业竞争,确实还是早作打算为好。

  网友“@放飞u”:浪费指标,浪费后面的人读书机会!

  网友“@湖心碧波映彩霞”: 可能是不喜欢这些专业。

  网友“散步的小鱼”:这是不是受到了双减的影响?

  招办主任说这种现象很常见

  辛辛苦苦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最后却放弃了入学机会,这种现象很多网友都看不明白。

  记者发现,类似的现象,其他大学也有。比如福州大学这两天就公布了一份119人的名单,今年学校有119位同学主动申请或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入学手续,拟按照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杭州一所省属重点高校的资深招办老师说,大学新生放弃入学资格的现象其实蛮常见,自己所在学校每年就有六、七十人放弃学籍。高校一般都会在复核每个新生的入学资格后,发一份文件,公布放弃学籍的学生的名单,注销这些学籍,这是程序要求。安徽师范大学每年招生6000人左右,105个人放弃学籍,这个比例很正常。这次可能被网友关注到了,大家觉得不可思议。

  “大一新生放弃入学资格不报到的情况,除了身体原因请假休学,其他多是因为对专业不满意,大家的出路,绝大部分都是复读。如果一定要找规律,那么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收费比较高的专业被放弃入学资格的比例会高一些。一些偏远地区经济困难地区的学生,放弃入学资格的比例会多一些。”

  考生报志愿前要明确专业方向

  省内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叶军老师说,弃学现象比较普遍,但比例很小。他自己就有学生弃学,之后复读考了更好的大学。

  他介绍,之前也一直有讨论,认为这部分弃学的学生,浪费了录取的名额。安徽等不少省份目前实行传统的志愿填报方案,学生先录取到一个大学,再录取到大学内部的志愿,学生填写志愿数不多,这导致很多学生会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最后弃学现象会多一些。而浙江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以学校+专业,填报80个专业的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学生最后都被录取到自己填报的志愿,情况会好很多。

  这次很多拔尖班的学生放弃入学资格,叶老师觉得很正常,这些专业分数很高,新生更想来年拼一把!至于说受到双减影响,他觉得关系不大。

  叶军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了解自己要去的学校和专业。“现在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真的很多,网上可以搜到很多资料或者新闻报道,考生和家长也可以去学校实地考察,或者找找身边的学长,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尽量避免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但现在有些家长都懒得去做这些事。”

来源:都市快报    | 撰稿:胡信昌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都市快报    | 撰稿:胡信昌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