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代表委员热议以“碳效”助推高质量发展 下好碳达峰碳中和“先手棋”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郑亚丽 | 发布时间2022-01-21 08:36:05    

   【访谈嘉宾】

  王慧中 省人大代表、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周国军 省人大代表、宁波市奉化区小草电力志愿服务队理事长

  王以淼 省政协委员、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秦旺仁增 省政协委员、浙江润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绿色的着墨,更浓了。

  碳达峰碳中和,自去年来热度不减,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全社会当务之急。

  对浙江来说,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突破口在哪儿、如何发力?记者采访了不同领域的代表和委员。

  风向标

  要算碳均账

  记者:近年来,全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态势,但碳排放量总体仍呈现上升趋势,如何破局?

  王以淼:我省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有限。2030年前,非化石能源增长不能完全满足能源需求增长,再加上一些重大项目陆续上马,碳达峰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要下好“双碳”工作的“先手棋”,必须聚焦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能源结构优化,推动建筑、生活等领域同步发力。同时,还要聚焦低碳、零碳、负碳等关键技术需求,加强氢能、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核心技术攻关。

  王慧中:去年12月,浙江发电企业陆续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在碳市场的作用下,一些企业开始低碳转型,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碳普惠,鼓励更多小企业和公众参与减碳。如此一来,国家层面的全国碳市场和省域的碳普惠相辅相成,构筑一张更大的低碳网,推动浙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参与。就像以“亩均论英雄”来推动高质量发展那样,也可用“碳均论英雄”来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从前期进行引导和干预,让企业自“上线”之日起就是绿色的,比如建设绿色厂房、购买绿色设备、生产绿色产品等。如果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都能实现低碳发展,无疑是浙江绿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周国军: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妨通过单位产值能耗,也即“碳均论英雄”,来协调区域和行业之间的发展。再以此为突破口,向更多领域铺展开来。

  辩证看

  减排也是发展

  记者:如何破解减排与发展的两难抉择?

  王慧中:减排与发展短期看有矛盾,长远看并不矛盾。减排的最终目的是优化转型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比如通过创新激励办法,利用财政拨款和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和鼓励清洁能源、新能源,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加强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中来。比如衢州的“绿碳保”,就是借助金融手段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碳。

  秦旺仁增:减排,换个角度看就是转型升级,是另一种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其实是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弯道超车”的重要窗口期。就我们自身来说,主要生产一次性医疗耗材,本身碳排放就很低。但就今后发展来说,肯定要趋向管理精细化、生产绿色化。我们公司现在年产值为一亿多元,科技投入就占500多万元,以后还会再增加。这是因为在减排目标下,我会更多地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利用技术创新把企业效益做到最大、能耗降到最低。

  王以淼:减的是碳排放量,发展的是清洁能源。对浙江来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当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提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效,抓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

  光靠社会主体参与还不够,配套政策也要跟上。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建立健全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出台支持碳配额抵质押、能耗双控和电力保供等系列金融支持政策,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项目建设,让全社会都参与进来。

  周国军:减排的过程也伴随着机遇。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这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达的信号一致。对社会主体来说肯定是个好事,有利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期。

  一盘棋

  差异化碳达峰

  记者:2022年,我省要全面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其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发力点在哪里?

  王以淼: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要警惕在引进项目时,不能很好地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和低碳节能高效导向,对高碳低效行业、企业提升和淘汰上力度不够。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因此地方政府要充分结合地方实际,走出区域专属的碳达峰路径,而不是一把尺子量所有。

  王慧中:全省统筹一盘棋。我省各地区在自然资源禀赋、区划功能、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路径选择也要更多样。比如通过建设省内统一的碳普惠等平台,促进耗能产业自身绿色转型的同时,也能够平衡区域间发展差距,整体上削减全省的碳排放水平,实现错位发展与共同富裕。

  周国军:实现碳达峰,电力行业要先行一步。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能源侧、电网侧、负荷侧都会面临考验。一方面,发展光伏、风力发电时,要考虑电网调度能力以及当地的消纳能力,避免一哄而上,造成新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要提高电网弹性。目前,浙江已经通过资源集成、弹性承载、数字赋能、机制突破等,探索大电网多元融合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即将到来的变化服务。

  秦旺仁增:对企业来说,走老路肯定行不通了,必须要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再者,要把管理做精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和管理、统计制度体系怎么建、实时监控数据和行业基础数据如何来等,都可通过数字赋能提高管理水平,进而优化全流程监管,让“碳效”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郑亚丽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郑亚丽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原创
    标签模板不存在(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