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条牵涉许多希望尽快成为杭州人的学子们高度关注的新闻引起热议。
这条新闻就是新出笼的“杭州落户政策”。
01
落户政策向来就是大众非常关心关注的,尤其是像杭州这样的互联网名城、创业之城和民间所谓的准一线城市,关注的人就更多了。
杭州的每一次和落户有关的政策都会引发一场热议。这次热议与以往有所不同。
我们先看政策原文。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杭州落户政策再次调整。此次政策调整主要涉及全日制本科、硕士以及非全日制硕士学历,近期其他落户政策也会有相应调整。
政策调整概览:
1.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毕业2年内无需缴纳社保可直接申请落户(境外学历等同);
2.具有全日制硕士学历的,毕业2年内无需缴纳社保可直接申请落户(境外学历等同);
3.具有2017年以后录取的非全日制硕士学历的,毕业2年内无需缴纳社保可直接申请落户。
毕业2年以上的全日制本科、硕士以及非全日制硕士学历落户政策未作出调整,按照原政策执行。
下面是落户所需资料,大同小异,有些年龄、毕业时间和工作时间的限制。
02
本来一个常规的引才、落户政策,引起热议几乎是前所未有。为什么?分析来看,重点词语只有一个: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从网友热议的焦点来看,这就像突然同样学历却被区别对待一样,非全日制本科感觉受到歧视。
这股声音质疑的焦点是:这样区别对待是否公平?
众所周知,全日制与非全日制都有国家学历承认的学习经历以及获得的学历证明。
就像本科学士学位一样,不过是所在学校的区别而已。
具体而言,二者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招生对象不同:全日制本科的生源来自于高考,进入到本科院校学习,拿到的是全日制学历,而非全日制本科主要生源是广大社会成人,针对在职人士进行学历提升。
学历性质不同:通过全日制考取的文凭属于全日制学历,而通过非全日制获得的是成人教育学历,主要包括成考、自考、网络教育、电大。
教育方式不同:全日制本科需要考生在校接受全天的学习模式,而非全日制本科的教育模式更加灵活多样。
通过全日制本科以及成人教育的非全日制本科取得的文凭均是国家承认、学信网可以查到的正规学历,二者的使用效力是相同的,用途都大致一样,都可用来升职加薪、考研、考公务员、评职称等。
如此看来,将是否全日制本科作为落户一个门槛,似乎的确有歧视的嫌疑。也难怪网友这样留言:这出发点是为了卖房子吧?如果卖房子就直接落户不存在全日制本科是与否的问题了。
03
本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政策,因为本科是否全日制的问题搅动一池春水。
由此推理,人们不禁再次质疑:这样是否公平?
城市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特别是在一些热点城市,以收入、机会来吸引,以城市预期来吸引,而以落户来作为吸引人才手段的是最基础的。
每一座城市的落户政策,基本都与人才关系最密切。落户几乎是每一座城市留住人才的一个常见的手段。
杭州如此,甚至随着时代的变化、条件的改变,吸引人才的政策也会随之变化,这无可非议。
重要的是这项政策在多数群体人里的公平性。必须考虑到政策的广泛意义。
有网友质疑或者由此推理,通过户籍来留住人才,进而托起开始驶入常规发展规范的房地产。
这自然有些妄自猜度。但却不无道理。
事实上,以学历作为落户门槛的城市比比皆是,杭州绝不唯一。独特的可能就是是否全日制的问题。
客观地说,判断是否是人才最重要的显然是能力,不可唯学历。而把学历再分出三六九等显然有违引进人才的初衷,甚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引才的结果。
人们不禁会问:这样的引才政策是否真的像大家猜度的那样有为销售存量住房的嫌疑?这样的引才标准会不会伤了“未入围”人才的心?
显然,政策制定上考虑是否周全是引发这次本来平静的引进人才政策的焦点,由此可见,合理、公平,尤其是不出现歧义,是政策制定者应当非常重视的。否则,一个好的政策也会衍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来。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