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杭州小客车总量调控的人们会发现,最近几个月,参与浙A车牌竞价摇号的个人数在降,竞拍价格也在降。
量价都在降了,浙A车牌不吃香的深层因素是什么?
图源网络
01
刚刚过去的10月,杭州市小客车竞价市场创出了阶段性新低,这次的个人最低成交价竞出了13100元,平均成交价比较稳定,最终定格在19625元,基本与前几个月持平。
上一次13000多元的个人最低成交价还是出现在2021年12月,而在那之前的11月曾出现过1万元的个人最低成交价,尽管这次还不算跌到了地板上,但算是今年以来的低价头一遭。
据专业人士分析,调控以来,增量指标申请人数和竞价价格一直是波动的,这受到市场需求、经济环境、政策因素等多重影响,阶段性的人数增减和价格涨跌都是正常的。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大环境的改变造就的。
02
这与政府的妥善管理密切相关。
首先是持续保持人均持有量的下降。
杭州是从2014年3月26日零时起实行小客车总量管理的。
8年来,这一管理措施逐步显现成效,这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特定时期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速。
2013年,杭州市全年机动车增长约29万辆,当时杭州市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为287.2辆,列全国第一。2015年至2020年间,杭州市机动车年增长量均少于10万辆。
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同时为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这是其一。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车的快速增加。人们可以以此直接拿到浙A车牌,不必再去花钱竞拍。
2018至2020年相对比较平稳,一年有五六万,从2021年开始增加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22年9月30日,杭州市新能源小客车保有量已经接近47万辆。
这个数据虽然赶不上杭州非新能源小客车的保有量,但新能源小客车的增速确实很快。
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以及随处可以充电的电桩的普及,这个速度还会提升。
这是其二。
两者交融,促成了这一局面。
03
每一座城市的汽车管理、环境治理都会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特点。但是有一点非常明显地一致,那就是在政策引导下,新能源车辆快速增加和汽油车缓慢增长甚至下降。
这是环保要求的目标,也是择优而为的经济行为。很显然,与汽油车相比,新能源更能节约支出成本,在续航里程逐步提升和充电日渐方便的条件下,民众选择新能源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是大势所趋。
经济发展、民众富裕促使家庭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而公共交通的发展则会遏制这种太快增加的趋势。十几年来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上演的“堵堵堵”问题,也会在公共交通便捷的情况下得以纾解。
这正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目标。
也因此,浙A车牌的竞价摇号由火爆到清淡,是一种良好社会治理下民众的理性选择。正如管理部门所建议的:“我们始终倡导市民朋友们按需摇号,理性竞价,倡导公交出行。”
公共服务是“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展示窗口,并非所有的行为必须需要市场手段来调节,尤其与民生最为贴近的衣食住行。
杭州市车牌竞拍价格的下降和竞拍人数的减少正是在深层次上反映出这个执政理念的成效。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