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浙江深化“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现场会在宁波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放心消费培育单位已达到24万家,放心消费商圈(街区)达449个。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投诉处置效能指标大幅提升,居全国前列。为打造放心消费建设升级版,浙江启动新一轮“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
在市场经济活跃的浙江,不断优化群众的消费体验,是释放社会消费潜能、助推经济转型的重要部署。自2017年起,浙江率全国之先,全面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
5年来,浙江用实际行动擦亮“放心消费在浙江”的金字招牌。从“放心消费在浙江”智慧监管平台到“浙江消保在线”(消费宝)重大标志性应用,放心消费单位全量纳入动态培育和分级分类管控,实现在线抽查全覆盖,在线抽查问题发现率从最初的40%以上下降至2.88%。
特别是作为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大省,面对投诉举报量大面广的实际,浙江积极破解涉网投诉举报难题,协调相关区局投入资金加快数据贯通,全面提升全省投诉举报处置效能。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投诉按时初查率、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均高于99.5%,排名全国前列,投诉调解成功率较年初提升22个百分点。
新起点,新征程。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们要深化对‘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助力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充分激发消费潜力,加快构建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
体系化构建大消保新格局。加快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的“大消保”工作格局,构建高能级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构建“大创建”工作机制,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监管、行业协同、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体系。构建“大维权”的工作机制。要加快建立消费维权相关部门协同处置机制,形成跨部门、跨机构维权协商工作体系。构建“大服务”的工作机制。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积极作用。
数字化引领业务新变革。持续迭代“浙江消保在线”(“消费宝”),加快实现“浙消保”平台全量处置涉及市场监管职责的消费投诉件,构建长效运行、符合基层工作实际的运行机制。强化预警分析,做强“放心消费指数”和“消费投诉预警”两款市监大脑产品,服务日常监管。运用数字化平台工具开展投诉举报数据分析,建立投诉问题反溯机制。
全域化推动放心创建新升级。启动放心城市建设,打造放心消费精品单位,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确保全省放心消费单位培育数保持在24万家以上。要强化质量管控,深化放心消费质量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在线抽查和交叉检查,完善闭环管控机制。深化重点行业创建“六同”工作法,优化放心消费参创行业结构,抓好特色亮点充分发挥消保委、消费义工、宣传媒体等第三方监督作用,深入开展消费体验和监督活动,持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要结合区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大声说”活动。
社会化构建维权新机制。强化维权处置,常态化开展投诉举报处置合规性抽查。强化基层基础,以推进基层消保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落实县、所、站、大型企业立体化基层消费维权工作规范化建设各项措施。强化社会参与。以基层消费维权联络站(点)为载体,加强对行业协会、绿通企业、ODR企业培训指导,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行政调解、共享法庭等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中的基础作用,提升消费纠纷源头化解能力。
来源:浙江日报 | 撰稿:全琳珉 通讯员 市闻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