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条”发布以来,各地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在医院、学校等防疫重地备受关注的同时,牵动着国计民生且数量庞大的工厂,正像一头“灰犀牛”,在不远处虎视眈眈。
1个多月前,郑州富士康工厂疫情曾让许多人揪心不已,从中人们更意识到,一座大型工厂疫情防控的背后,牵动着千家万户。
当前,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超5万家。工厂还好吗?面对即将到来的疫情高峰,预案有了吗?供应链断链是否会重现?年后用工又能否保证?
工厂还好吗?
浙江是“用工大省”,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占比远超全国水平;浙江更是轻工业大省,纺织、服装、五金等行业的用工量均不是小数。
口罩,当下最时令的防疫物资之一。走进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的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口罩生产车间,满负荷产能下,雪片般的口罩从产线涌出。
“目前我们产能拉满,影响还不大。”该公司生产销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采用半封闭管理措施,比如4000人的厂区,实施员工轮流回家,今天400人上岗,明天换另一批400人,最大限度减少员工感染,最大限度确保正常生产不乱。“目前正是加班加点生产口罩的关键时期,不能掉以轻心。”该负责人表示。
翻、转、缝……在雅戈尔宁波生产基地,暖融融的成衣车间里,缝制工人手脚麻利,一片片布料经她们之手,逐渐有了成衣的模样。“通过请假记录统计,目前宁波基地有3%左右的员工出现感染状况,但多数症状不严重,很多休息两三天就回来工作了,我们生产照常进行。”雅戈尔服装制造常务副总经理翁苏波说。
而在宁波瑞曼克斯门窗配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眼下,工人正忙着赶制一批本周即将发往埃及的订单。公司总经理丁言东说,近期正是生产旺季,且一直持续到春节。好在作为一家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公司员工不到20人。“目前还没有出现员工阳性的情况,我们平时也提醒员工做好个人防护。”丁言东说。
在浙江盛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3个大车间正在拼命赶制即将发往印尼、德国的订单。“本周开始,车间出现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到目前有20名左右工人出现症状。相对于总共六七百名工人来说,现在还能自主调配,正常生产问题不大。”该公司企业管理部主任吕秋娣告诉记者,“马上要过年了,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很关键,不能出现大面积感染。我们现在倡导员工尽量少走动,车间开会和打卡都暂停了。”她补充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也有个别企业出现感染面积较大的状况。一家光伏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30%员工出现感染状况,所以人手短期相对紧张。不过,集团公司刚刚从舟山基地调了20多人过来,12月20日已经到岗,很快就替补上了,公司没有因员工感染导致停产。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最近不是公司的生产旺季,不算用工高峰期,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影响可控。
此外,也有个别企业反映,供应链受到些许影响。比如振德医疗反映,目前纸箱、塑封袋等包材的供应受到一定影响。不过他们也表示,这些产品可替代性强,可以想办法解决。
记者从省经信厅获悉,12月7日以来,浙江省企业码平台共收到企业诉求1120件,其中涉及疫情防控的企业诉求共有264件,占比23.57%。主要来看,防疫政策咨询占比48.86%;防疫物资咨询占比13.26%,主要集中在反映抗原检测试剂、口罩和药品等防护物资短缺;员工防疫和管理咨询占比11.74%;其他诉求则有反映因疫情导致用工难、销售难和物流难问题,咨询核酸检测点分布以及要求加强防疫指导等。
预案有了吗?
尽管影响总体可控,但凡事预则立。事实上,采访中记者得知,为了应对防疫政策调整,不少企业都或多或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尤其是原材料储备、员工储备、产能计划的重新调整、厂区防疫措施加强等。
振德医疗相关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早在防疫政策正式调整之前就做了一些准备,主要是核心原材料的备货,比平常多备了一两个月的库存,“当时我们就在考虑,一旦防疫政策调整,会对企业生产产生哪些影响。考虑到过去三年产业链供应链的挑战,我们提前备了货。”
浙江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碧鸿说:“目前我们正通过备库存的方式,‘缓冲’未来可能出现的大面积感染的情况。同时,公司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开始实施产能调整的企业有不少。在雅戈尔制衣车间,记者发现,除了200人的大型流水线,还有由20名左右的员工组成的小型流水线。“我们现已组成5条小型流水线,如衬衣25人组、裤子18人组。像大型流水线20天整体出5000件到1万件成衣,小流水线单周出1000件到2000件,快速反应持续不停出,同样不会影响产能发挥。”翁苏波告诉记者,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员工大面积感染,同时小流水线里有人请假,也可以有员工迅速补上,不至于影响公司正常生产。
翁苏波还告诉记者,灵活的产能配置,公司已有经验,基本上当天就能调整形成一条小型流水线。
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供应商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产能相对分散,且海外产能大部分已经不在传播高峰期,所以预估影响较小。均胜普瑞宁波工厂对今年过年比较早等客观情况做了提前准备,如补充临时操作人员、加大产能和交货方面的提前量,预计短期内影响不大。“精细管理的一些思路和方式,对突发情况还是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该负责人介绍。
除了补原料库存和优化产能配置,提前储备员工也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振德医疗生产销售相关负责人介绍,“假设我们正常生产有7000名员工,那么我们就跟当地劳务部门提前沟通,额外储备10%至15%的备用员工,即700人到1050人。一旦现有员工顶不上,马上用备用员工顶上,确保生产不断。”
丁言东也告诉记者,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员工感染情况,公司已和当地劳务市场取得联系,一旦人手不足就招募短期工来应急“救场”。
此外,许多公司也加强了厂区内疫情防控措施。章碧鸿说,公司专门成立了日常防疫小组,通过公共场所消杀、每天给员工发放新口罩等,守好公司内部的第一道防线。
在全球玻纤巨头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桐乡基地,公司已全面停止堂食,改为分散吃盒饭,尽可能减少聚集。
不过,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企业纷纷反映药品供应紧缺。美力科技为员工采购了一批感冒药、退烧药等,不过数量非常有限。章碧鸿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感冒药、退烧药等药品很难买到,公司的药品储备无法覆盖大多数员工,希望政府部门能及时出台相关举措来保障这些药品的供应。
一些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为了员工应急,公司前期采购了连花清瘟,“一盒连花清瘟38元,远远超出市场价格。希望政府能够尽早解决市场药品短缺问题。”
“决赛”在节后
不难看出,现阶段各企业正常生产影响可控。记者从省经信厅了解到,截至上周,浙江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77.87%,总体保持正常水平。
可是春节即将来临,节后用工荒原本就是“老大难”问题,加上防疫政策放开后从五湖四海回流的返浙员工,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疫情高峰,所以,近在眼前的节后复工是关键。
“节后最主要的不确定性还是人员健康。”采访中不少企业纷纷表示。一些行动快的公司,年前已经召开了高规格会议,商讨应对节后可能出现的“用工荒”。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仍是加大和劳务公司的沟通,提前做好准备。
政府部门也注意到企业的用工诉求。12月18日,省人社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财政厅4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企业稳工稳产并开展对留浙过年省外员工温暖关爱行动的通知。除了关注年前企业稳工稳产,还对“有序安排节后返岗招工”做了提前考虑。
根据通知,浙江将深化“十省百市千县”省际劳务合作,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主动对接劳务输出大省,引导员工有序返岗,同时结合实际组团赴省外开展招聘活动。
同时,沿用过去一些留工的好做法。2020年复工复产阶段,浙江就曾率先包车包机包高铁接员工返岗。春节后,浙江仍将协调交通部门,对员工来源地较为集中地区无法及时返岗情况,开展点对点接返服务,对企业支出的包车费用,各地可给予不低于50%的补助。
行动较快的绍兴、宁波、台州等地,已经出台鼓励员工留浙过年的方案,如“新绍兴人消费券”政策、鼓励企业发放红包等。有绍兴企业反映,目前已有400多名员工自愿留绍过年。
振德医疗相关生产销售负责人呼吁,余缺调剂是个好办法。“由于行业不同,企业生产程度和进度会不一样。可否利用其中的时间差,在企业之间进行用工的余缺调剂?”他告诉记者,“其实富余工人没上班,原企业为了留住员工依然在发工资,人力借调到振德后,当期工资就由振德来发放,所以对方企业也乐意。”他提出,促成员工共享,需要政府部门来牵线搭桥,因为政府部门更清楚哪些企业产能不足、工人富余。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我们也想不到,很多被感染员工症状一减轻就主动返岗了,其实放假期间我们工资也是照发的,这一点让我们很感动。”翁苏波说,雅戈尔将员工当家人,呵护员工,所以一有困难,他们总会选择跟企业站在一起。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夏丹 王柯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