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刻在石头上!”
在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三体·死神永生》中写道,这就是人类找到的把信息保存一亿年左右的方法。
此法,中国古已有之。
为了使事迹、功德能够长久地记录保存下来,中国的古人往往取材于自然,勒石刻文,或记载历史,或歌功颂德,或抒情表意,或题辞作画。
最近,国家文物局公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包含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碑刻、摩崖石刻等共1658通(方),其中年代最早的出自战国,最晚的清朝。浙江有41通(方)入选。
跟着潮新闻记者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古人留下的宝贝吧!
每一方国宝碑刻背后都有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碑刻,作为一种让文明能够穿越时间长河的载体之一,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承载者与传播者,是其历经千年绵延发展而不绝的见证者,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书写者。
首批《名录》中,我们能从这些“会说话”的文物上读到什么?
在河北承德,“土尔扈特部归顺记石碑”讲述了土尔扈特部义无反顾回到祖国的历史,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在河南安阳,明代书画名家董其昌撰文的《汤阴县重修宋忠武岳鄂王精忠祠》碑立于岳飞庙,刻画了岳飞的英雄形象,传承着拳拳报国之心;
在重庆市涪陵区城北的长江中,“白鹤梁题刻”反映了从唐代广德元年(763年)至今1200余年间的长江水位变化情况,对研究长江上游枯水规律及农业生产、航运都有重大科学史料价值。
而在“唐天宝十一年多宝塔感应碑”等碑刻前,我们可以欣赏颜真卿粗壮、雄浑的书法艺术;
“波斯人赡思丁墓志碑”则见证了阿拉伯人沿大运河在中国迁徙、生活的历史,是中阿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
可以看到,《名录》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首批公布的《名录》都是国宝级。由于我国碑刻资源数量巨大,所以采取分批次公布的方式。
窆石亭-绍兴市文物局供图.jpg
位于绍兴大禹陵的禹陵窆石题记。绍兴市文物局供图
陕鲁豫列前三,浙江三甲杭丽绍
梳理首批《名录》可以发现,在数量上,以陕西、山东、河南、北京等四省(市)为最多,分别入选359通(方)、203通(方)、145通(方)和98通(方)。
浙江省入选41通(方),年代分布以宋代居多,有15通(方),最早为秦代的会稽刻石;杭州、丽水、绍兴分别为前三甲,分别有14通(方)、10通(方)和5通(方)入选。
《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浙江部分)
表格由浙江省文物局提供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首批《名录》中,浙江名碑名刻数量较少的原因,一方面是江南地区开发较晚。到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后,碑刻数量才真正多起来、规格高起来。
另一方面,由于是首次公布,这次《名录》里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碑刻,是我国文物资源中特色最鲜明、价值最突出的。而这一块,汉唐时期的最有名,因此以汉唐为主体,“我们可以在《名录》中看到,浙江的名碑名刻多集中在宋代。”
郑嘉励说,“通过《名录》的公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碑刻的价值,也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江南的历史。”
郑嘉励介绍,此次浙江入选《名录》的碑刻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方是:收藏在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汉三老讳字忌日碑》,被誉为“浙江第一石”。
“三老”是汉代掌教化的官职,“三老碑”是这位官员的后人所立,目的是让子孙在言语文字上知所避讳,并且记住祖先的德业和忌日,便于后世祭祀。
作为江南仅见的汉碑,且为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三老碑”有着极高的历史和文字研究价值。
在历史价值方面,汉朝时期,中原儒家的“孝”文化传入姚江流域。余姚地区的百姓逐渐将“忠义孝廉”作为处世治家的基本原则,又将触讳犯忌作为评介人之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三老碑”反映的正是该时期的社会风尚。
如果从艺术价值来说,“三老碑”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品,全碑200多字。文字介于隶书与篆书之间,笔法圆润朴质,字形方整,笔画匀称而富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字研究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块碑本身的经历也十分传奇。
清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余姚一位村民在客星山挖到了一块石头,本来想用来造房子,仔细一看,竟然发现石头上有字,于是就告诉了当地的富绅周世熊。周世熊觉得石头十分有价值,就将它收藏了起来。
但是奇怪的是,金石僧六舟早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路过余姚,就做过几种《汉三老碑》的拓本送给朋友。这件事发生在周世熊声称的墓碑出土时间的前3年。
而在清光绪《余姚县志》中还有一种说法,有个名叫宋仁山的人最早发现了《汉三老碑》,知道周世熊爱好金石,就将碑送给他共赏。不料,周世熊连夜将古碑偷运回余姚老家藏匿。此后不久,当地就有了客星山出土《汉三老碑》的传说。
而到了清代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军攻陷余姚,这块碑被义军推倒做成了灶台。还好,碑文没有受到大的损伤。
在民国十年(1921年)时,这块碑到了上海。在得知外商欲出重金收购时,为了保护文物不流亡海外,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等人积极呼吁,集资又购得此碑。
至此,这块碑终于能“安家落户”,目前保存在西泠印社筑石室中。
跟随碑刻来一场Citywalk
对于现在乐衷于游览“网红打卡点”的年轻人来说,寻访名碑名刻,确实是一件比较小众的事。
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感受碑刻的魅力?
山不在高,有“刻”则名。
在《名录》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宋代著名科学家、《梦溪笔谈》作者、余杭人沈括的名字,出现了两次——丽水南明山的“北宋沈括等高阳洞题刻”和温州雁荡山龙鼻洞的“北宋沈括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入选。
郑嘉励以摩崖题刻为证据,为我们还原了沈括当年的行程路线及活动范围。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为治理两浙地区水患,宋神宗命沈括来两浙地区巡视。
沈括从京城开封出发,沿大运河南下抵达杭州,再取道金华、丽水,最后抵达温台。
在丽水城郊的南明山,沈括来到此地的高阳洞,题名:沈括、王子京、黄颜、李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这几行字深藏洞内,风雨无法侵蚀,至今清晰可见。
从丽水城,途经青田县后,便是温州。熙宁七年(1074年)的春天,沈括在乐清雁荡山龙鼻洞前留下“沈括”二字的题名。
从宋朝以后,士大夫把游山玩水当成一个修身养性的活动,很乐意在名山大川上题名。这和后人游山玩水时,喜欢留下“到此一游”一个道理。
郑嘉励推荐了一种最近流行的方式——参考950年前沈括的这次巡视,来一场摩崖石刻版的Citywalk(城市漫步)。
郑嘉励举例,苏东坡在当杭州知州的时候,寄情山水,在西湖周边也留下了很多“到此一游”。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题刻发生在同一天。苏东坡从位于凤凰山的办公场所出发,先到了龙华寺,最后跑到大麦岭。如果将苏东坡这一天的行程复原出来,相信很人会愿意跟着苏东坡的步伐,漫步半天西湖的。”郑嘉励说。
当游客穿行在杭州紫阳山幽暗山林中的奇石异洞之间时,可以看到古人会选择某一块石头的合适位置,用最合适的字体刻上字,为他所见的景色留下文字解说。
“如果单看这些名碑名刻上的文字,可能无法感受文人当时的用心。而当我们走到实景中,便可见文人造景的苦心,感悟杭州历史文化的深邃。”郑嘉励建议,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当下,将名碑名刻融入到旅游产品中,通过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重走古人的游览路线,或许可以让旅程穿越时空、更具文化特色。
来源:潮新闻 | 撰稿:干婧 高驰弘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