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作为一名机械方面的毕业生,曾珂在校招时选择了东莞的一家锂电池设备制造工厂,成为了一名新手结构工程师。与刚进厂时相比,一个月来她对业务熟练了许多,也适应了“职场人”的新角色。
“在毕业时候有3份工作可以供挑选,我冲着‘智能制造’选择了现在这家工厂。比起以前实习过的制造业企业,这家工厂生产设备更新、更智能,结构也更加复杂,对我而言是一个新奇的挑战。正因为足够‘智能’,我工作时间非常规律,可以按点下班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8月21日,曾珂告诉潮新闻记者。
事实上,相较于传统制造业“拧螺丝、做苦力”的刻板印象,越来越多的工厂正在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也有越来越多应届毕业生做出了和曾珂一样的选择。据某招聘软件数据,2023年选择智能制造作为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学生占比达到18%,在应届毕业生选择中是仅次于互联网的就业方向。
年轻人投身制造业的原因
为什么会选择制造业?“一个原因是生活成本比较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家工厂是和新能源相关的,未来发展前景很好,我可以学很多东西。”曾珂介绍说,工厂的生活简单且纯粹,公司包吃包住,厂区干净整洁,“工作氛围也很好,每次新的项目落地,公司会汇集全部人力、物力进行研发攻坚。我也会负责一小部分的画图工作。”
曾珂告诉记者,比起很多女生所选择的传统的文员或者管理岗位,她更倾向于投入一线生产。“发现、跟踪设计的问题并做优化是我现在想要做的事,虽然从目前来看,我的产出和前辈还有一定差距,但也收获了很大的成就感,”她进一步表示,工程师这个岗位越有经验越吃香:“就算未来我从事别的行业,这份工作依然能够给我很多的助力。”
高端制造业正在成为应届生就业的新选择,发展前景、工作价值以及工作地是影响他们择业的几大因素。今年,朱聪刚刚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他选择回国就业。和曾珂一样,他也非常看好新能源赛道。
他对自己的定位是软件工程师:“虽然做的是软件,但我并不是一个单纯把公式转换成机器语言的码农,我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工程师去用代码解决实际问题,让机器跑起来。”
朱聪从去年就开始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工作,但他发现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中,不少国内的外企并没有真正适合他的研发岗位。“我仔细研究过他们的招聘,员工进去以后只能做质量测试之类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属于研发创新的内容。”
朱聪觉得自己最终选择的企业给予了他发挥的空间。“我能够在一个很好的环境里进行技术迭代,去学习、拓宽自己的眼界。”企业根据他过往所学专业、本硕期间经历的项目,直接将他精确分配给了指定的部门、科室和导师,“这里的研究方向几乎和我之前的研究经历80%是一致,我几乎不需要怎么熟悉就可以上手工作,继续研究创新。”
为制造业注入新鲜血液
“我们之前找工作有一句话,尽量往学科交叉方面发展。因为这个时代就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机械专业也在不断融合发展。” 学技术能有一技之长,并且国家越来越重视技术型工科型人才,这是王午炎选择机械专业和制造业的原因。今年,他在浙江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了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王午炎的家乡是制造业重镇台州,学机械也是家人和朋友的一致建议。大二时,由于课程门数多,涉及机械原理、力学、材料、自动控制等各个方面,基本从早上到晚,作业任务也比较繁重,周末也都在赶作业,他曾有一段思考要不要转专业的迷茫期。“思考之后,还是觉得机械更重要,一方面国家发展离不开机械,另一方面随着工作年限增长,从业者的竞争力是越来越强的,这一行是可以深耕下去的。”
年轻的人才为制造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研究生期间,王午炎和同门曾经在嵊州一家做斜坡减速器的厂商做项目。“那边的工程负责人告诉我们,让研究生过去,主要是为了解决他们在理论上欠缺的部分。”他告诉潮新闻记者,老一辈的工程师在操作中,有时候会经验主义先行,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注意到材料的耗损。王午炎则会通过理论进行精准的计算,比如通过模拟推算,提供多大的负载板能够刚好支撑50公斤的重量。“其实就是一些让产线更高效,更加减少耗材的改动。”王午炎和同门设计的样机最终投入到了厂商的实际生产当中,这给了他不少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的信心。
大四期间,王午炎在台州一家非标准件的制造厂进行实习。他发现,在这个偏传统的小型制造业工厂里,已经引入了初级的信息系统,进行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各环节的自动化管理。“在实习中,我对制造业工厂的运行方式和布局有了整体的印象,也在轮岗之后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岗位,画图纸、接线路、做控制,这些我都干过。”王午炎现在从事的可靠性工程师职位,就是想办法提高风机部件的可靠性,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从而更好地助力风力发电。
25岁的他一路“升级”
不同于在科研道路上发展的本科生、研究生,高职院校毕业的韩易自大三实习期就进入吉利集团,早早扎根,以综合发展为目标一路“升级”,从普通的一线员工成长为了吉利旗下雷神动力智能工厂的测试班长。虽然只有25岁,却积累起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其实,来吉利之前,我也在传统制造工厂实习过。”韩易告诉潮新闻记者,实习期刚开始时,他曾在学校的推荐下进入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但由于所在厂区的自动化程度不够先进,大部分工序仍要由一线工人来完成,韩易很快就感觉到,那并不是他想要的发展方向。“在流水线上,熟能生巧固然是本领,但我更希望接触到先进的技术。”怀着这一心愿,韩易开始积极了解智能制造行业,并在2018年3月成为了吉利集团宁波某工厂的一名实习生。
回忆起那段的时光,韩易充满感慨:“那时,为了快速进入行业,我不管在岗位技能还是设备故障处理的学习上都非常用心,很快就具备了岗位操作条件,还被分到了相对重要的测试班组,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拦截和处理。正式上岗后,慢慢就参与到了跨部门沟通,并开始了解公司的管理体系。”
2021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成立新项目,计划以智能化的生产方式,生产传统汽车转型至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载体——混合动力汽车专用变速器DHT,需要一批员工参与。了解到这一情况,韩易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进来,跟着项目从“零”开始。而在这个全新挑战里,对自己高要求的韩易除了在技术方面不断精进,还熟悉了文件编审、日常审核等之前没接触过的任务,一年多以后就晋升为了测试班长。
“从一个单纯的执行者,到自己带班组团队,在感受上有很大区别!”韩易表示,这种转变,意味着承担更大的责任,考虑更多问题,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就像造房子打地基一样,你要以身作则,保障自己的专业水准可以达到能为员工解答问题、能处理特殊情况的水平。然后,你还要想办法提升团队技能,尤其是在量产后,想办法让新人快速融入到集体里。”韩易告诉记者,独当一面的压力肯定会有,但这在他看来非常“刺激”,并且目前也已经适应了新的状态。
谈到今后的发展方向,韩易表示,他仍然非常看好智能制造领域,也非常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我觉得,年轻人其实没必要排斥进厂,因为现在的工厂已经和我们传统印象里的不一样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智能化。只要积极、肯做,就会培养出相应的能力,得到好的发展机会。”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李准、曾珂、朱聪均为化名)
来源:潮新闻 | 撰稿:李世嘉 潘璐 实习生 倪天琪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