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闭幕式离别的诗意:从“折柳”到“攀花”,李白又赢了
发布时间 | 2023-10-09 09:13:33    

   10月8日晚,正值寒露节气,第19届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在“大莲花”如期举行。从秋分到寒露,渐浓的秋意中,激情四射的杭州亚运也正式落下帷幕。

  杭州亚运期间,向全世界展现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韵味。这座城市千年的人文积淀,也让离别变得“如诗如画”。

  杭州亚运闭幕式又蕴含了哪些诗画密码?一起来看看。

  从张九龄到李白,让离别充满诗意

  不久前,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众人齐诵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名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场景,相信让不少观众记忆犹新。

  不少细心的观众肯定也能发现闭幕式中的精心呼应——

  这次,诗仙李白《江夏送张丞》中的两句“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成为诗词运用的最大亮点。

  杭州亚运,在迎来送往中尽显诗意。

  由于古代通讯不便,送别,有着极重的分量,并衍生出了满满的仪式感。

  从隋朝开始,灞水两岸多植柳树。因“柳”谐音“留”。人们渐渐形成折柳相送的习惯,“折柳”也成为送别的代名词。但柳树并不是随处可见,到了唐宋时期,离别时“攀花”相赠,成为一种流行的送别风俗。

  相对于“折柳”,“攀花”可选择的种类更为丰富多元,形式也不拘一格,可采可买,以方便赠送为主。

  比如,元稹《折枝花赠行》中“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赠送友人的显然是樱桃花;杨万里在《送抹利花与庆长》中“一枝带雨折来归,走送诗人觅好诗”送的则是茉莉花。

  “攀花”相送,这也是杭州亚运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观众一次浪漫的告别。

  藏在闭幕式中的古画你找到了吗

  从开幕式的“弄潮儿向涛头,手把红旗旗不湿”,到闭幕式中王在晋的“钱塘潮涌自天来”,钱江潮可谓是贯穿杭州亚运的一个重要元素。

  “诗画江南”,仅仅有诗自然还不够,杭州亚运闭幕式中,精彩表演中浪潮的形象也让人眼前一亮。

  但这些生动形象的浪潮从何而来,你知道吗?答案藏在两幅南宋古画里。

  杭州亚运闭幕式总撰稿冷淞向记者介绍道:“闭幕式中,浪潮的造型参考了两幅宋画。一幅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十二水图》,另一幅是南宋夏圭的《长江万里图》。我们参考了这两幅画的浪和浪花的这种形状,并将这两幅图中浪潮的意向进行融合,通过后期的视效团队的数字技术合成,将闭幕式中浩浩荡荡的浪潮进行了意象化、艺术化的收集和呈现。”

  巧合的是,马远和夏圭皆生长于杭州,又都是南宋著名画家,画史上一向以“马、夏”并称。让他们的画作“活”过来,也体现了杭州亚运闭幕式将宋韵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合。

  《十二水图》堪称宋朝美学的极致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罕见的专门以水为主题的作品,全划分为十二段,每段描写水的一种姿态。马远将自己对自然水流细致入微的贯穿融入笔触,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形态美感。

  《长江万里图》前半段以接近平视的角度近景特写岩块、林木,以及江行的舟船,表现长江三峡险峻和波涛汹涌的景观;后半段则是以俯视和远观的角度描绘江面上的活动,以及沿途所见秀丽的景色,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呈现了万里长江,江上行船,岸边走马,往来繁忙的壮丽景观。

  潮水有信,以杭州亚运会为新起点,杭州正加快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美丽的杭州还将与全世界频频相遇。

来源:潮新闻    | 撰稿:方涛/文 徐彦 倪雁强 包一圣/摄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