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推进会。浙江省司法厅供图
最近,一场事关浙江全省的改革推进会召开,主题围绕的是“县乡合法性审查”。
县乡合法性审查,顾名思义,就是对县乡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换句话说,就是用“治未病、抓前端”的理念,未雨绸缪地对基层行政行为进行预防性的法律审查。
不久前,浙江交出一张今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成绩单,其中“27个先行试点的县(市、区)经合法性审查后事项均实现零败诉”尤为亮眼。
哪些内容要被纳入审查范围?通过审查,破解了基层治理的哪些难点?来看看浙江在全国领先的这项改革。
一
县乡开展合法性审查的内容,包括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以及村规民约、政府信息公开答复、履职申请类答复、行政赔偿、涉法信访事项等,关系着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
比如合同,乡镇街道的许多合同关系到大项目、大工程,是一些地方每年的“重头戏”,经不起一丝疏忽,但往往乡镇街道审查力量弱,碰到专业性强、金额较大的合同就“心里没底”。
再如,老百姓关心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往往涉及到一些罚款事项,能不能罚、怎么罚、罚多少,都得依法依规,经得起推敲以及实践和历史的考验。
此外,还有一些公示文件、政府文书等,一旦出现差错,后果严重,容易造成基层不稳定。
法治建设,重点在县乡,难点也在县乡。
县乡是矛盾纠纷的多发地与集中地。过去,由于对相关文件、合同等审查的不规范、不专业、不仔细,一些“问题文件”“违规协议”“违法处罚”屡见不鲜,不仅乡镇街道自己吃了不少亏,许多“民告官”案件也从中而来。
信访量大、行政败诉率高,给基层带来极大困扰。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涉及乡镇街道的行政诉讼案件收案4707件,败诉524件,占比67%。全省行政败诉案件80%以上发生在县乡。
合法性审查,也是撬动基层政府自身变革、防止公权力滥用的重要手段。浙江作为全国唯一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执法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不少行政权力被下放到乡镇街道。
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乡镇街道承接了更多直接涉及企业和群众的执法事项,可直接对企业和群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因此合法性审查也必须及时跟上。这不仅仅是限制公权力的行使、规范和保护基层干部依法履职,更可以从源头上保障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法治获得感。
提升县乡依法行政水平,打通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迫在眉睫,是浙江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区的重点和难点。
二
合法性审查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开展。浙江的一大特色亮点是,在全国率先将合法性审查拓展到县乡两级,部分地方还拓展到村社,延伸了审查标准化的基层触角。
早在2020年,浙江就率全国之先在全省部署开展了乡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扭转了乡镇街道“凭经验办事”的现象。
审查不仅要看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还要提升质效。今年,在之前的基础上,浙江更进一步,开展了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也是一项开创性工作,目前已取得不错成效:截至11月底,全省1364个乡镇街道完成合法性审查10.5万件,较改革前增长80.9%,越来越多基层单位减少了行政争议。
这是怎么做到的?
一靠顶层设计。以前,合法性审查相关要求散见于多部行政规范性文件,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刚性约束不足,较难有效落实。
今年4月1日起,《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出台,这是全国首部规范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的创制性政府规章,首次以立法形式将合法性审查职能拓展到乡镇街道,对原来审查范围、标准、程序、机制、运行等模糊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使基层有法可依。
二靠试点推进。也是今年4月,浙江在27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初步构建了全覆盖的合法性审查标准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之后逐步推开,90个县(市、区)均成立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并实体化运行。
试点之后,县乡合法性审查件数大幅上升,审查后的行政行为均未发生败诉纠错情况。
三靠数字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改革的成果,浙江建设了全省统一、贯通省市县乡四级的合法性审查应用系统,每天上千条数据在系统里流转,从前期审查到备案闭环,全流程监控,审查时限缩短了5.3个工作日。
同时,一起推进的智能辅助审查、案例中心、法律法规库、法律专家库协审派单等模块,让审查在实际操作中更加简易化、一体化,既让审查提了质,又为基层减了负。
三
村规民约、重大行政决策、政府信息公开答复……基层需要进行合法性审查的事项广而多,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仅仅靠乡镇街道的人员无法完成。
那么,合法性审查要怎么审?
浙江编制了全国首创的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一图一清单一指引”工作标准,27个先行试点的县(市、区)则在省级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优化。
比如丽水结合山区实际情况,探索了一套适用于山区基层的合法性审查改革一揽子通用制度体系——《丽水市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这套制度在4类必审事项之外,新增了招标文件等其它高频涉法事项10项,并同步制作了首批行政规范性文件、乡镇街道合同实例指导手册,收录65起案例,将“审什么、怎么审”进一步细化完善。
各地的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全面统筹了司法局法务骨干、专业执法部门法治人员、公职律师、社会律师、法律专家学者等多方专业力量,相当于为基层提供了一个专业的法务团队,从根子上有效破解了基层审查人员不足、专业水平受限的难题。
合法性审查真的管用吗?会不会走形式?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在象山县大徐镇,今年出台了有关村级合法性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列明了事项清单,明确未经过合法性审查不能签署资金提取审批,并编制工程建设、土地流转、租赁等常用合同示范文本,供各村参考使用。
该镇的牛岙自然村近期要进行整村改造。通过合法性审查后,当地发现施工工程合同中的电工承包方式表述不清、安全生产条款中各方权利义务不明确以及存在歧义,提前修改解决了问题。
浙江规定,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严格审查程序,确保没有经过合法性审查的事项“不上会、不签批、不对外公布”。
县乡合法性审查改革看似切口很小,但实际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全面打造专业化的法审员队伍,还要统筹落实责任追究和容错机制,健全动态评价和督查督办机制,让基层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
来源:潮新闻 | 撰稿:记者 钱祎 | 责编:周宣印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