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开学第一天,不少初中生家长开始操心这件事…
发布时间 | 2024-02-27 10:04:00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家长们普大喜奔,“神兽归笼了”。

  但不少初中生家长却忧心忡忡,他们陆续都接到学校通知,开学第一周,初一、初二的晚自习没有了。

  记者从各区县市了解到,象山、镇海、宁海、奉化四地明确,初一初二初三都将开设晚自习。鄞州、海曙、江北等主城区学校初三也将继续开设晚自习,初一初二开学第一周暂时不开办,最终是否开设晚自习尚未确定,但不少学校也在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晚自习的需求。

  初中晚自习开始于三年前

  很长一段时间,民办初中由于有寄宿学生,通常开办晚自习,而各公办初中则在下午就直接放学,没有晚自习。因此,不少公办初中生家长也希望开办晚自习。

  2021年7月,在“双减”政策出炉后,镇海区教育局通过官方平台发布关于落实“双减”政策的告家长书。明确提出,在加强小学校内课后托管的基础上,正抓紧研究初中开设夜自习和双休日校园开放等事宜。

  紧随镇海,宁波其他各县市区也纷纷跟上,2021年9月新学期开始,宁波各县市区初中都陆续开设了晚自习以及周末的校园开放活动。

  在很多的教育界人士看来,至少在当时,初中开设晚自习以及周末校园开放很好的填补了培训机构退出的空白,缓解了部分家长的焦虑。

  2021年11月,宁波教育局发布相关文件,规范初中学生课后自习服务。要求初中学校开展晚自习服务的,每教学周原则上应提供不少于4次课后晚自习服务,服务时间不少于2课时/次。鼓励有条件的初中学校周末开放校园,提供自习服务。

  支持与反对声音一样响

  三年来,开设初中晚自习得到了不少家长的支持,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里完成作业,学习氛围好,又有老师答疑,同学相互也能互帮互助,解放了家长。

  但也有家长认为,虽然晚自习时自愿原则,但个别学校利用晚自习以及周末上课,加重了课业负担,很多孩子晚自习以后还是要回家写作业,不堪重负。同时,初中孩子7点不到出发去学校,晚上快9点了才能回家,在校时间过长,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关于初中晚自习,支持者与反对者都各有各的道理,但无论如何,在各种利益诉求的作用下,2021年后,全国各地开设初中晚自习的越来越多,直到2023年12月,深圳市教育局有关“不提倡初中阶段开设晚自习”的答复引发了一波热烈讨论。

  当时,深圳市教育局在回复一位网友关于开办晚自习时答复称,考虑到学生在校时间、学业负担、身心健康以及家庭教育、亲子交流等因素,切实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深圳市教育局不提倡初中阶段开设晚自习。

  包括宁波在内的国内其他城市,也有家长加入讨论,甚至有家长因此问政市教育局,在相关讨坛成为最热的帖子,留言近百条。

  教育部文件引发“存废”之争

  去年年底,因为一份文件的出炉,初中晚自习再次成为热议焦点。由于这份文件明确,将在2024年春季学期起正式实施,初中晚自习的“存废”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来,教育部等几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服务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不得将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纳入课后服务收费项目。也就是说,晚自习不属于课后服务,不得收费。

  农历春节前,省教育厅也发文明确,初中可以开设晚自习,但不属于课后服务,不得向学生收费。

  在早前宁波相关的文件里,晚自习被认定为课后服务,费用可通过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据牛牛了解,各县市区各所初中,开设晚自习的公办学校向学生收取少量费用,只有少数民办学校没有收费。

  看起来,问题不复杂,初中晚自习可以开办,但不能收费。

  各学校都保留初三晚自习

  从昨天开始,宁波初中生家长都在关心晚自习的问题有了初步答案。牛牛从主城区部分学校了解到,多数初中学校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初三开设晚自习,初一初二尚未确定,但本周肯定不开。不少学校也在努力争取各种资源,创造条件满足初一初二学生家长的诉求。

  一位初中校长告诉牛牛,初三学生还有100多天就要参加中考了,集中在校晚自习可以让学生最后的总复习更有效率,尤其针对一部分相对不自觉的学生。不过他强调,如果学生不愿意参加晚自习,也可以回家自主安排,学校不会组织上课,只安排了老师给个别学生答疑。

  至于晚自习老师的待遇等问题,这位校长都表示,只能先做做老师的思想工作,暂时先克服一下,“从早上7点不到就要到校,晚上差不多要9点才能回家,毕业班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确实辛苦。”

来源:潮新闻    | 撰稿:郑巍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