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征程中,湖州又开出新赛道!1月4日下午,包括乡村畅行、才聚基层、清亲好水、村游富农、送气下乡、千兆进村在内的第二批共6趟“共富班车”正式发车。
对于不少人来说,“共富班车”还是个新概念。2021年11月23日,湖州在解构共富逻辑基础上,参考公交运行模式创新推出新打法——首发慢病服务、优教共享、乐业湖州、快递活村和未来农场5辆“共富班车”,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力促群众共享共惠。
但对湖州人来说,经过1个多月来的“上车”“入座”“共乘”,“共富班车”早已再熟悉不过。上周四,安吉县郎村村57岁慢病患者蓝青芳在家接受了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何焕钟医生的上门诊疗。“之前复诊得辗转两趟公交到县医院,搭上慢病服务班车后,足不出户就能看好病。”蓝青芳喜上眉梢。
为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题,慢病服务班车增设“健康富裕”党建联盟分站点,推动医院支部与村党支部“结盟”,目前这样的分站点已建成20个。班车行进中,还为全市37.45万名慢病患者配备了“健康画像”,2.7万余名患者减轻门诊负担890余万元,慢病服务被送到了最基层。
一列列身形灵巧的“共富班车”沿着既定路线一路飞奔,却不拘泥于既定路线,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设上分站点,目前已有约50万名“乘客”相继登车。
在鼓励全民参与同时,“共富班车”更大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共同富裕可落地的体制机制,实现“申报、发车、赛马、迭代”全流程闭环。
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出发,梳理排出具体实事项目和惠民政策;坚持“成熟一路,发车一路”原则,建立“线上+线下”同步发车机制,明确发车路线图和时间表;坚持“有限赛道,无限努力”,将班车目标任务纳入综合绩效考核;按照“全市一盘棋”思路加快区县落地实施,适时召开各趟班车联络员工作推进会议,提高行车路线的精准性和发车后的整体效益;出台“四个一批”动态班车库制度,在上一次遴选中未能成功发车的项目将在进一步优化方案后,作为“待发一批”候选项目纳入班车库,并在下一批班车中具有优先发车权……
一系列战术打法上的推陈出新,让第二批发车项目的遴选机制日趋健全。记者获悉,第二批“共富班车”项目竞争十分激烈。面向社会发出“征集令”后仅6天,就有涉及25个市级部门的38个项目踊跃报名,根据方案成熟度等多项指标最终确定12个初选项目,通过线上征询、领导部门区县评选、专家评审等路径展开综合评选,最终确定发车名单。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网友助力投票环节吸引了24万余人次参与。
政府部门踊跃发车,广大群众热情上车,在“双向奔赴”“同向前行”的积极互动中,第二批“共富班车”闪亮登场。细看每趟班车的路线图、分站点、目的地,涵盖水务、村游、天然气等民生领域,都具有浓浓的“改革味”“关联度”和“可感性”,既有改革痛点的“辣”味,又有群众关联的“密”度,还有成果可感的“真”性。
比如,乡村畅行班车直指公交站点较远、村民出行难问题,提出至2023年底,实现全市行政村公交站点一公里覆盖率达100%,17类特殊人群享受同等乘车优惠政策,实现区县至中心镇公交快运全覆盖;
才聚基层班车将推出免费行免费游专享服务、建立编制“周转池”、放宽职称评审条件、倾斜人才培养政策等举措,直接惠及5万余名从事农业、教育、卫生行业的基层人才,服务辐射100余万基层百姓;
清亲好水班车聚焦水源管理、水质监测、漏损管控等难题,构建供水领域智控体系,保障超60万户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管家式服务1000余家重点企业,实现源头到龙头全流程、平原到山区全地域、企业到家庭全领域暖心守护;
村游富农班车目的地清晰,力争到2025年,全市乡村旅游年经营总收入达150亿元,推动727个景区村庄、32万农村群众吃上“旅游饭”;
送气下乡班车在全国率先探索“城乡供气一体化”,力争至2025年,有效解决超30万农村居民用气普及率低、安全性低、性价比低问题;
千兆进村班车通过推动光纤和5G基站建设,满足100多万农民、5000多家现代农业主体、近万家农业电商网络需求。
直面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加大均衡普惠的有效供给,“共富班车”一程接着一程飞奔,一站接着一站停靠,留下一路好风景!
来源: 浙江新闻 | 撰稿:叶诗蕾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