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修竹,紫溪潺潺,白云鸟鸣,景色秀美,这是水口乡给人的最初印象。水口乡位于浙江省长兴县西北部,地处苏浙皖交界,长三角经济圈核心,素有"茶文化圣地,生态旅游乡"之美誉。
作为全域旅游景区的派出所,近年来,水口派出所锚定“聚力生态警务、护航绿色共富”目标,将社会治理领域的群防群治经验复制到生态领域,充分发动专业社会力量参与,着力推进“游呇安”生态义警队伍建设,绘制生态水口新画卷。
“那边的角落也去看看,不要落下。”阳春三月,在水口乡顾渚村,“顾渚老板娘”和“探路者”两支“游呇安”生态义警小分队来到霸王潭周围巡逻,看看是否有游客非法捕鱼、乱扔垃圾、意外落水情况。
“眼下,正值春季。干枯毛竹未及时清理,毛竹更替受到影响,存在火灾隐患。而非法捕猎、收购、食用野生动物的情况也比较多。这些春季常见的生态问题,是我们巡逻的重点。”“顾渚老板娘”义警小分队队长宋美芳说道。
宋美芳是顾渚村的一位农家乐老板娘,也是一位热衷公益的志愿者,在给游客端菜送饭时,她常常向他们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村规民约。平时一有空,她还会和队员们在垃圾分类、旧物利用、涉林矛盾纠纷化解、生活污水按规排放、涉林法规政策及森林防火等宣传上开展志愿活动。
生态旅游是水口远近闻名的招牌亮点,每年接待外地游客超四百万人。在如此庞大的游客群体面前,不免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有好生态才会有好经济,才会有好生活。水口人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这几年,水口派出所深化生态治理群防群治模式,挖掘贴近生态领域的社会力量,先后组建“顾渚老板娘”“守山大叔”“岕里农夫”“探路者”“山狼救援队”“紫笋茶先生”“答疑解惑专家团”等7支专业力量,打造了300余人的“游呇安”生态义警队伍。
“警长来引导,群众唱主角”。在生态警长的带领下,“游呇安”生态义警重点围绕盗伐林木、农家乐食品安全、非法狩猎、人员走失、山林纠纷调解等重点领域,开展日常巡逻、隐患排查、线索上报、生态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派出所还邀请“游呇安”生态义警入驻画溪谷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打造生态义警工作室及活动平台,形成了“部门联勤治理+义警志愿服务”新模式。
“土专家”治“土问题”。为解决辖区四季生态问题突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警长组织生态义警编写“春控挖笋防毁林,夏治污水保水土,秋控野炊烧秸秆,冬防狩猎护森林”生态四季歌。同时发动生态义警进校园、进村居、进农家乐、进景区,开展传唱生态四季歌活动30余场,浓厚了生态保护氛围。
水口派出所所长贾利琴介绍,派出所以画溪谷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为总牵头,发挥“游呇安”生态义警 “土专家”把脉“土问题”的优势,如通过发挥守山大叔林区熟的优势,在预防森林防灭火、盗伐林木发挥作用;通过经常穿梭在林区的非遗传承茶艺师、岕里农夫等,搜集植物病虫害、保护动物等林区生态破坏线索等,目前已开展山林、古道巡防80余次,搜集传递生态类信息线索54条。
生态义警已经成为辖区服务绿色共富的一支重要力量。针对生态义警专业特长,水口派出所还收集发展金点子。辖区推广种植部分茶叶新品种,导致水土涵养能力弱,造成水土流失,“紫笋茶先生”向政府及公安机关提出建议,宣讲推广老品种,并通过其专业技能帮助农户提升茶叶加工技术,引导产业绿色发展。目前,生态义警提出致富金点子12个,政府及公安机关落实建议对策15条,带动发展生态致富项目8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义”起守护,全力擦亮生态和谐的幸福底色。如今,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林秀、生态和美的“高颜值”画卷在水口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张逸彬 | 责编:徐敏娜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