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2亿人。在网络文学发展道路上,浙江制造太多惊喜,其中有不少网络作家来自湖州,比如写下《后宫·甄嬛传》的流潋紫、致力于现实题材小说创作的笔龙胆……
去年12月,“中国网络作家村”再添20名“新村民”,湖州市网络作家边江、隔窗云雾、莫小弃和烟云梦位列其中。
那么,湖州的网络作家是如何踏入网文行业,生存状态如何?近日,记者采访多位湖州网络作家,了解网络行业背后的江湖。
“意外”踏入网文行业
湖州的网络作家大多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各行各业成长起来的。
吴雪岚(笔名:流潋紫)是一位语文老师,她就读大学期间,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甄嬛传》,广受好评。张剑(笔名:法医剑哥),是浙江省公安机关刑侦行家,2014年出版了推理小说《法医密档》系列;曾在银行工作的边江,后用文字记录了大量真实而又诡谲的金融事件,如今是评书人、悬疑推理小说作家。
“高中时我的语文作文老师打分总是比较高,高考语文148分,这也给了我不少的信心。再加上读书那会,喜欢看台湾言情小说,后来就尝试自己写了。”湖州市网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市作协创委会成员卢希希早在2007年大学毕业之际,就已签约晋江文学城。
湖州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孙晓婷(笔名:烟云梦)开启写网文,是源于喜欢的网文作者连载断更。书荒的她,在高考结束的暑假里,一边学车,一边尝试写网文。“最初没经验,找了个小网站写当时很感兴趣的同人文,还会在关注度较高的百度贴吧更新。”她说。
起初有一些打赏,第一个月稿费200元。写了段时间,网站编辑找到孙晓婷签约,按照要求她要日更6000字。
“平时同学们外出兼职,我就待在宿舍写小说。草稿本上先列提纲,再在电脑或手机上打字,一般午睡时间就能完成日更的字数。”她说。闲的时候,一天可以写上万字,存稿为她日更减轻了压力,平日里的出行计划未受到太大影响。
等到大三实习时,就读生物制药专业的孙晓婷,实习工资每月1000多元;而她靠着写网文,每月稿费已超3000元。综合考虑下,她选择了毕业后全职写网文,空闲时间帮家里的超市打理线上淘宝店。
可那会天天宅在家的孙晓婷,一度被邻居们“指指点点”。当她晒出每月稿费时,大家才了解这一“自由职业”。“那会我主动要办银行卡,妈妈以为我遇到诈骗,直到看到稿费单才相信。每逢春节前后,家里的超市缺人手时,我还能去帮忙。他们逐渐觉得,这工作挺好,时间自由,收入也不错。”她说。
卢希希全职写网文时,则是遭到家里人的反对。于是,她找了各类短工类工作,休息时间,她就抱上电脑,去茶室待上一天。“茶室包吃喝,还能专注写稿。”她说。
写网文的欢喜与忧愁
看似门槛很低的写网文行业,同样会经历欢喜与忧愁。
“刚尝试写网文时,我感觉像是在写作文。”孙晓婷坦言知道自身的不足,她会听取读者的意见,边学习边成长。
“有时候,一本小说的完成,是读者和作者双向奔赴的结果。”孙晓婷有个读者群,重要配角不知道无法安排时,她会征集读者的意见。一次一位读者想以自己为原型的人物出现在文中,孙晓婷主动采纳该主意,打造新人设,后这一角色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她的内心也很有成就感。
网络作家们介绍,涉及古代的小说,日常需要积累唐诗宋词元曲等知识。虽说朝代可以架空,但涉及到的古代宫廷官职等级、后宫品级分层、银两的等比例兑换,寿宴、祭祀使用的产品,要符合常识。此前,有过一些网文里提及,唐代吃番茄,秦朝吃牛肉,这都是不符合历史的,容易造成误会。
另外,网文作家躲不过的是来自编辑的催稿。
“我有拖延症,编辑曾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我一直拖到最后三天,才疯狂赶稿。”卢希希介绍。网文作者的稿费与订阅量数据挂钩,一般网站与作者签约后,会有日更或是周更的要求,若是不及时更新,不仅点击量会直线下降,上榜的小说跌出榜单,这直接影响到稿费的多少。
编辑的喜好同样影响着网络作家的小说是否可以得到更高的流量。孙晓婷回忆,她尝试写年代文时,那会还不火,编辑就曾劝说她改类型,她坚持连载,自然没有得到编辑的流量助推。等她更新完毕时,年代文火了,这时编辑还与她约稿新的年代文。“这真的说不准,有时候是机遇。”她说。
频繁更换编辑,孙晓婷也遇到过。“当时,签约网站所在的集团改革,刚熟悉编辑的风格,又换一位对接,一本书全程写完,换了十几位编辑。”
网站的审核机制也让网络作家抓狂。十年前,网文审核机制逐渐严格。比如上床睡觉得替换成上榻睡觉,吻替换成口误。有时候系统检查,会把一行字里的非词语组合一起,列为敏感词汇,敏感词汇自动变成星星符号。一旦星星符号达到一定数量,涉及的章节会被查封,这让不少网文作者和读者很无奈。
问起创作瓶颈,孙晓婷选择不断尝试小说类型,从同人文、年代文到玄幻文,如今主打写萌宝类小说。此前,卢希希的女儿热衷阅读末世文,她受到启发,尝试写了起来。
“对我而言,写网文让我经济相对自由。”卢希希介绍,2008年以前,写网文稿费微薄,后稿费上涨,机遇加上勤奋,她依靠写网文,能赚到不错的收入。曾有晋江文学城抛出去北京担任编辑的橄榄枝,她拒绝了。
这些年,除了写网文,她做过各种兼职,当过话务员、服务员、酒水销售,接触过传媒、咨询、环保等公司,还在公安局交警大队干过。“写小说,可以天马行空,现实中的情绪,可以在小说里发泄。另外兼职的经历,对于我写小人物是有帮助的。”她说。
脱颖而出要靠内容为王
去年5月,网文新手陈雨涵(笔名:万象澄澈)加入湖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他的首部玄幻小说《师刀》在番茄小说网一上线,就登上热榜,后来在分榜中长期霸榜第一,甚至有读者找到他老家德清一小镇,打听他的消息,实现“入行即巅峰”。如今他已辞去工作,全心在家写作。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网络作家是个香饽饽的职业,根据《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网络文学作家数量已超过2278万人,但是能够实现稳定盈利的只有不到30%,而月入过万的更是少之又少,仅占0.5%。
湖州多位网络作家向记者分享,网文作者的收入大致分为稿费、版权和衍生三部分。湖州网络作家协会90余位成员,小至在上大学,大至已退休,主力为“80后”“90后”,已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也取得不少成就。
一方面是出电子书或是实体书等,像蒋峰(笔名:龙笔胆)2013年起主要致力于现实题材小说创作,《东南风云》半年内搜索名次多次力压《剑来》等多部优秀作品,排名第一。费青萍(笔名:隔窗云雾)创作的悬疑武侠作品《无鞘》多次加印,中泰双语出版,畅销上万册,版权输出海外出版,曾登上抖音青春文学爆款榜第一名。
另一方面是推出有声小说,或是全方位各类影视化。孙晓婷(笔名:烟云梦)的《绝世毒妃有点狂》《爆萌双宝:腹黑娘亲太凶猛》已制作多人有声小说并取得过千万订阅;边江的《银行局》系列有声剧,荣获喜马拉雅白夜剧场最受欢迎奖;解读音视频《冰与火之歌》《哈利波特》《二战史话》实现播放量过亿。
随着抖音、快手App的快速发展,微短剧、短剧的市场涌入不少网文作者。“早在三四年前我就接触微短剧、短剧了。从小说到编剧,时间周期大大缩短,即使小说未完结,也可以谈版权,完结后立马卖出短剧版权进行拍摄,在一定程度上转化率加速,收益也更高了。”卢希希告诉记者,她曾负责《聊斋志异》单元剧《婴宁》主场的编剧,另外参与编剧的《青丘狐传说》也在视频平台上线。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推介引导力度增强,类型进一步融合创新,现实、科幻、历史等题材成果丰硕,主流化、精品化进程加快。“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发展,它传播快,转化率高,还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可以说是文化反入侵的表现形式之一。”卢希希说。
此前,像《甄嬛传》各个收视平台常年播放量居高不下,还传播至海外,文化输出势不可挡。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网文行业内分得一杯羹。“入局要早,多方思考,精准发展。”是多位湖州网络作家总结得出的经验,面临着题材同质化严重、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要想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靠的依然是内容为王,外加勤勉。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姚玲利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