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杭州市萧山区推动就业扩总量、优结构,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建设。截至11月底,帮扶23752名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5564人,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203家,新增高技能人才4257人,超额完成就业目标。此外,还为全区15897名“持证困难人员”投保“西湖益联保”。
着力落实就业优先目标
“系统推荐的岗位基本都符合我的求职方向及预期,非常感谢镇里主动提供的政策介绍及各类帮助。”前不久,萧山区25岁的本科毕业生小赵在社区登记失业信息后,没多久就顺利入职一家科技公司。
今年以来,该区推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应用场景,通过建立就业群体数据库,实现“登记—主动服务—后续跟踪”的帮扶闭环,有力推动社区(村)高质量就业治理。
扩中的同时更要提低。在迈向共富路上,萧山区高度重视就业领域的“平均数以下”问题,从扩大就业容量、创新增收方式等方面入手,夯实共富同行基础。
实实在在的就业、创业帮扶也远不止这些。实施“四季如春”就业援助行动,开展“折翼天使”残疾人服务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帮扶、推出萧山区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在一连串“组合拳”的作用下,新增城区就业3.5万人,帮扶2.3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创业,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203家。
企业作为吸纳就业岗位的主力军,是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对此,聚焦企业困难,萧山区以最快速度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稳岗拓岗,累计发放稳岗补贴等涉企费用5.85亿元,惠及企业10.06万家次。减征、缓缴、退还企业社保费7.42亿元,惠及企业14万家次。
全力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培养
今年9月,作为区内新增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兴惠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化纤后处理工高级工认定顺利结束。“技能等级认定资格下放到企业,让我们有了对员工进行技能考评的范围、标准和权威,就能更好地招人、用人、育人和留人。”兴惠化纤相关负责人表示。
萧山正一体化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试点工作,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从“政府鉴定”向“企业认定”的转变。1—11月,新增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组织)26家,全区试点企业(组织)总量达60家,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今年共培育并发放等级证书9906本。
作为制造大区,萧山打通技能人才发展道路愈发清晰。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扶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发展、推出“匠心会客室”讲座……在系列动作的持续发力下,萧山高技能人才增长正加速驶入“快车道”。截至11月底,该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222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268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257人,高质量打造“浙派工匠”金名片。
西湖益联保 惠民生增福祉
为减轻持特困、低保、低边、残保证的困难人员(以下简称“持证困难人员”)的就医负担,2022年度萧山区为15897人“持证困难人员”投保“西湖益联保”,其保费由政府全额承担。
瓜沥镇的朱先生就是受益者之一。20年前,一次意外导致他下肢瘫痪,丧失劳动力。去年,他又被检查出癌症。为了看病,今年已花了10万多元,其中“西湖益联保”累计报销费用2.4万元。12月9日,萧山医保、西湖益联保萧山共保体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朱先生家里,送上了2023年度西湖益联保的保单。
据萧山区“西湖益联保”2022年度赔付数据显示,“持证困难人员”发生赔付286人,占总赔付人数的2.31%,共计赔付134.72万元,人均赔付4710.52元,最高赔付82794.4元。
“西湖益联保”作为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零门槛参保、一站式结算,每人每年150元,平均一天不到5毛钱,带病同样能参保,创新的投保理赔模式深受市民青睐。目前,2023年度的“西湖益联保”的投保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全区已有156万余人参保。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魏乐钇 盛凤琴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