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你跟着李叔叔去学堂,暑假作业有不懂的就问老师。”家住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桥头社区的杨大爷,见专职网格员小李来接孙子,给孙子准备好书包,嘱咐了一番,挥挥手放心地回去了。杨大爷今年70岁了,儿子儿媳日常上班,对于孙子的作业辅导感到力不从心,社区开办了暑期学堂,但他自己不会开车,接送孙子不方便,社区了解到他的难处后,安排了专职网格员每天顺路接送孩子。
群众身边影响生活质量的急事、家门口自己无法解决的难事,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水平和效能。近年来,径山镇围绕“守好红色根脉、强化党建统领、建强基本单元”的主题主线,着力构建党建统领、平战一体、集成协同、精密数智的新型网格治理体系。通过实施“微”项目,践行民呼我为、回应百姓期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微网格”厘清治理最小单元
加强小微治理单元党组织建设,实施党的工作全覆盖,建强“村(社区)—网格—微网格—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以最基础的小组和楼道为单位划分微网格,全镇科学划分76个网格382个微网格,大网格长带领“1+3+N”力量,把民情直通车开进楼道,把服务送到村民门口。
“微治理”多元协同齐抓共管
以网格为核心,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双报到”党员、驻地单位、结对单位等力量全部纳入网格治理体系,定期召开党建共建联席会议,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共同协商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愁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共协调解决小区停车难、二次供水、毁绿种菜等“老大难”问题80多件。
“微服务”以民为本破难疏痛
径山镇296名网格“1+3”力量主动亮出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和网格指导员身份,主动了解群众所需、主动回应群众呼声,通过走格入户,奔走在一线,切实履行“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职责。用好网格微信群,依托“党群驿站”“漂流书屋”等便民服务站,提供上门代办、缝补、义诊、咨询等民生服务事项,通过“微服务”实现群众小事不出网格,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
“微积分”树立导向激发活力
结合《村规民约》修订,落实“茶多分”村民积分考核机制,对村民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庭院整治、邻里相处、生态保护、农村建房、产业经营等各个方面实行“加减分”制度,使考核有事可考、有量可核、有绩可估、有效可评。“茶多分”与实物奖励、评优入党、绩效分红挂钩。通过“微积分”激发村民在村级事务开展中的共管共治能力,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争着干的积极向上氛围。
“微心愿”聚光成炬温暖人心
利用西湖先锋、网格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和“敲门行动”等线下走访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注重发挥网格中在职党员、热心居民、退休老干部等群体作用,成立“红小径”志愿服务驿站,包括假日教师团、医路先锋队、司法后援团、消费维权先锋队等多支党群志愿者服务团队。通过“邻里互助”+“报到党组织认领”方式,解决特殊群体困难,完成邻里微心愿136个,形成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微项目聚力成拳,有效破解基层治理的盲点、堵点和难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同步提升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径山镇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径山将以“实施争星晋位行动、推进现代社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筑强组织堡垒,确保微项目可持续、暖民心。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窦瀚洋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