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掌握公司管理运营技术的职业经理人,当他们的办公地点搬到田间地头成为“乡村经理人”,会发生哪些奇妙的反应?
上午9点的余杭中泰街道紫荆村还有些寒意,乡村职业经理人朱丹早早等在村口,迎接来自丽水的50人参观团。紫荆村是一个绿竹环绕、依竹为生的自然村落,年产竹笛300多万支。第一站,朱丹选择了地标性建筑竹笛展示馆。说起村子和笛子的渊源,她侃侃而谈。其实,朱丹今年二月才刚刚来到紫荆村。流畅生动的讲解,是她一个月内练出的“内功”。20个团,800余人,经常讲到嗓子嘶哑。
图源 余杭区融媒体中心
作为紫荆村第一位乡村职业经理人,朱丹只能从零开始。在人人会制笛、能吹笛的这里,如何让大伙儿打开心扉接纳自己,她找到村民丁竹一拜师学艺。聚精会神学了一节课后,朱丹不仅可以连贯吹出七个音节,还在悠扬的笛声中慢慢摸清了与村民相处的“脉络”。“我觉得她是认真把这个事当成一回事来做了,在实打实做事。她的切入点跟我们不一样,搞些研学、旅游之类的,开阔了我们对村子价值的看法。”
带着村民的期望,这位头脑灵活、又有管理经验的“乡村CEO”走马上任后,迅速进入角色。在村委与第三方运营公司间当起了沟通联络员,小到活动方案,大到产业发展方向都亲力亲为。让合作的紫荆村运营项目负责人苏琦连连称赞。“职业经理人来了之后,有些事情可以直接跟她去对接,对于我们来说,也节省了我们的沟通成本。”
眼前的路才刚刚开始,村里的160家企业如何打造有力品牌?怎样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她的“作业”还有很多,“乡村梦”也还要跨过许多坎来慢慢实现。但这位笑声爽朗的姑娘却始终保持着纯粹,为打响中泰竹笛的知名度不停奔走着。“‘世界竹笛看中国,中国竹笛看杭州’,让大家知道中泰竹笛,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努力的目标。”她说。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许璐阳 施涛 鲍菲菲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