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织补20多年,练就了极好的技术,在制作羊绒衫的行业中算得上是名列前茅。从最开始的厂里小工,她凭借一步一个脚印积攒经验,不断学习,最终成为了杭州小有名气的手艺人。”
前两天的语文课上,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杭州初三学生潘越在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语句。
老师布置的题目是描述一个名人,而潘越描绘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妈妈梅香莲。
“其他同学有写梅西,也有写华罗庚的,但是在我的心里,我的妈妈就是名人。”潘越说,自己的母亲一直都是让他引以为傲的偶像,他也想把这篇作文当做礼物送给妈妈。
回到家后,潘越骄傲地把作文展示给了梅香莲看。“虽然作文的分数不高,老师认为是偏题了,但是我的内心很高兴也很感动。”梅香莲说。
作为妈妈的“小粉丝”
儿子用一篇作文表达了认可和爱
“我也没想到儿子会把我写成作文的对象。”梅香莲告诉记者,几天前儿子兴冲冲地从学校回来,拿出他的作文本让自己看一看。
打开后,是一篇描述名人的作文,主人公正是母亲梅香莲。
“里面的内容我仔细读了好几遍,原来从儿子的视角来看,我居然也很了不起。”梅香莲说,自己其实就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里很普通的一个,没想到儿子很留心日常生活中顾客对她的肯定。说到这里,她的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而在潘越看来,妈妈的手艺是远近闻名的,不仅客人们对她的评价很高,还被媒体报道过很多次,对于这些,他一直看在眼里,也听到心里去了。
“当时老师让同学们写一位名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的故事,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浮现出了我的妈妈梅香莲。”潘越说,妈妈20多年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靠自己的努力支撑起了我们的小家,“我觉得妈妈真的很了不起。”
随后,潘越还有些得意地补充道,“前两年,妈妈还凭借自己出色的技术为豪车补敞篷顶,当时好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她一下子就红了,连姐姐和我的同学都知道这件事。”
“姐姐也曾经给我写过作文,题目叫做《无价宝》。”梅香莲透露,在文中女儿这样写道:“我们家有一个极其珍贵的无价宝,那就是我的妈妈。妈妈总是笑着说,当年她来杭州靠的就是一股信念,她的店里经常九点钟了灯还亮着。我要向妈妈学习,传承他的努力和坚持不懈,不偷懒,不投机取巧,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件事。”
在姐弟俩心目中,梅香莲就是他们在身边的榜样。今年10月,杭州还有电视台跑来报道梅香莲定制羊毛衫的手艺,潘越还专门帮助妈妈把新闻转发在朋友圈宣传一波。“妈妈的手艺那么好,当然要越多人知道越好。”
凭借补好宾利豪车顶棚出圈
她说,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出名堂也不错
对于梅香莲,经常看潮新闻·钱江晚报的老读者们应该都熟悉。
梅香莲是浙江丽水松阳人,15岁开始接触针织手艺。2007年,梅香莲和丈夫开了一家小店,主营羊毛衫织补、改款、定制,生意还算不错。靠着小店,这些年夫妻俩买了房和车,还让两个孩子在杭州安了家读了书。
2019年在生意出现困境后,机缘巧合下梅香莲加入到了钱江晚报小时小店群,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群里,她学习起其他店主的经验,开始在网上剪辑发布视频,生意也从实体店扩展到了互联网。
就在2021年的夏天,梅香莲发生了她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一位宾利车主通过闲鱼找到梅香莲,希望她能给自己车子顶棚的洞补上。虽然从来没有车顶织补的经验,梅香莲认认真真趴在豪车顶上补了四天,最后出来的效果让车主很满意。这件事情被《钱江晚报》独家报道后,梅香莲一下子爆火出圈。第一次上了报纸,上了电视,第一次接到很多豪车订单咨询……很多人生的第一次,都在这一年实现。
这之后,不光是线下的客流量源源不断,梅香莲的抖音、闲鱼、微信也有不少顾客慕名而来,现如今,她的客户来自天南地北,有的客人专程从东北把衣服寄来,希望梅香莲帮忙改款式。“虽然钱挣得不算多,但是大家的喜欢和信任,就是我坚持的动力。”
从曾经的迷茫到现在的坚定,梅香莲说,“我这辈子只会织衣服,别的都不会。但是现在发现,能把一件事做出名堂来,也不错。”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滕一韬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