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引进的一个企业,就是因为我们西湖区的法治营商环境好,帮他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企业说别的地方都不去了,就来西湖区……”4月3日上午,西湖区政协围绕“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主题举行“西商有话说”政企协商会,区委书记董毓民现场充分肯定相关部门的工作。
创新聘请营商环境体验官、开发上线全国首个AI为企服务专属模型“西小服”、完善15分钟办事服务圈……近年来,西湖区深入践行“六六行动”,重磅发布打造最优营商环境“20条”,升级西湖营商环境2.0版,营商环境越来有力有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以来,区委聚焦五大环境,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着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区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召开政企协商会,各界别委员、企业家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面对面协商交流。
区政协特邀四组界别委员、海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晶建议为中小微企业提供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相关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鼓励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为西湖区数字经济产业可持续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民营企业是最大的市场主体,占比达90%以上。”区政协经济界别委员、北京安理(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郝雪涛希望政府更加关注民营经济,及时兑现相关政策,切实提高政策的绩效和可操作性。
区政协总工会界别委员、杭州有赞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黄荣荣认为要打造便捷直达的惠企政策,要根据不同的行业,针对性的出台行业相关的政策服务包,把繁琐复杂的大环境政策,化为西湖区简单高效的行业或企业政策,打造最专业合适的营商环境。
区政协总工会界别委员、杭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惠嵱指出要强化数字化平台对企业的赋能,优化企业服务信息化共享平台,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适当准入银行、券商、财税、法律等三方机构,实现政府政策、项目申报、金融服务等信息的精准推送。
区政协特邀三组界别委员、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余勇刚更关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打造,他提出建立企业合规激励机制,确定行政执法三个清单,对合规企业采取正向激励,推进西湖区企业合规性建设。
作为科创方面的工作者,区政协经济界别委员、普华创新(杭州)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应静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议,“打造‘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新型产业孵化模式”,让产业资本、创投资本、科研院所紧密协同,在项目的筛选、赋能等方面优势互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力。
区政协经济界别委员、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裴竹祥建议要进一步支持辖区的制造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企业用能、人才配套等方面加大扶持,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要抓住‘商人怎么想’这一核心评价标准、抓住‘官员’和‘法制化’这两个核心要素。”特邀专家、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府法律顾问王全明为西湖区营商环境把脉问诊。
区委书记董毓民说,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牢牢把握“三个首选地”的目标,让西湖区的“颜值”“人品”和“才华”成为企业扎根西湖区的初心,让“苗木”“灌木”和“乔木”企业在西湖区蓬勃发展,长成参天大树;牢牢把握“法制、政务、市场”三个要素,培养既有“情商”又有“毅商”的干部队伍,通过法治赋能、政务赋能、市场赋能,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行政成本,帮助企业扩大市场;牢牢把握三种思维,以精准的“用户式思维”来安商稳商助商强商,以高效的“集成式思维”来强化政府服务改革,以创新的“开放式”思维,为企业创造智能的环境和具有亲和力的氛围,让企业不仅有“物质”上的快乐,更有“心灵”上的快乐。希望政协委员进一步搭平台、献良策、聚共识,架好党委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凝聚起经济发展的最大合力。
区政协主席叶泽说,要积极行动起来,当好营商环境的观察员和宣传员,做好营商环境的体验官和代言人,真正做到躬身入局,以实际行动助力提升辖区企业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为纵深推进“六六行动”,奋力打造“两高两区”作出政协贡献。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丁萨 通讯员郭笑启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