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路要通、桥要固、楼宇要美观大方,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坚实高效。
历时近两年,嘉兴于近日全面完成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验收工作。地平线之上的嘉禾,在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壮阔征程上步履铿锵,而在地平线以下,一个完整的地下空间如同城市倒影,与地面空间交相辉映。
摸清城市地下“家底”
夯实基础
为城市地下空间做全面“体检”,是保障城市地下安全、节约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重要基础,而摸清多种多样的城市地下“家底”是第一步。
截至目前,嘉兴完成地下公共停车场普查342处,总面积414.6万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429处,总面积254.5万平方米,地下通道11处,总面积15.6万平方米;全市域管线普查共完成普查面积398平方千米,普查长度约3万千米。
数据无言,静默有声。“我们在摸清地下‘家底’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全域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及系统,完善了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在全市普查成果数据中,我们必填字段属性采集比率完整度均达100%,选填字段属性采集比率达到70%以上。”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摸清“家底”至关重要,在日常的管理中,让责任归位,才能赢得长久的安全。
2021年通过了《嘉兴市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实施方案》,普查工作全面启动;今年3月初组织召开嘉兴市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推进会;各县(市、区)均成立嘉兴市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专班;今年初以来召开各县(市、区)分管领导普查工作推进会十余次,全市工作专班召开督促各县(市、区)推进普查工作例会百余次;普查工作每半个月进度排名在全市工作群里晾晒……每一次坚定有力的行动都为嘉兴推进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各县(市、区)齐头并进
亮点纷呈
奋楫渡川,恒者行远;累土不辍,丘山崇成。在全面完成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验收工作中,嘉兴各县(市、区)齐头并进,为共绘城市地下设施“一张图”助力赋能。
嘉善通过安排重点人员驻点办公、数字赋能晾晒比拼机制、攻坚克难筑牢安全防线,在短短104天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建成区52.44平方公里内3947公里的综合管线普查,成为全省首个运用数字化方式管理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实施的县,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组织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为给未来枢纽新中心提交一份清晰的“家底”数据,助力国际商务区高铁核心区未来发展建设,嘉兴经开区主动自我加压,增加了核心区等约7平方公里的管线普查任务,普查面积及普查长度均为全市之最,并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出色超额完成本次工作。
这些只是嘉兴推进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的精彩缩影。平湖成立工作联合专班,落实专项办公室挂图作战,累计完成会商会议32次,钉钉群协商联动信息3000余人次;桐乡多措并举保质除险,共修复井盖69处、疏通管道拥堵119处;海宁倒排工作计划、每周晾晒工作进度、不定期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狠抓作业进度,顺利完成第一批项目验收。
“通过本次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完善了嘉兴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机制,为后续隐患排查、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标准建设以及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文标题:地平线下见证城市之“美” 嘉兴市全面完成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验收工作)
来源:南湖晚报 | 撰稿:记者 邓雪珂 通讯员 黄慧艳 严 伟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