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查证某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履行管理职责、施工现场存在多处安全隐患,违反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处以罚款2000元的处罚。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处罚是在“浙里执法有度行政处罚裁量”平台的分析指导下进行的。“过去,执法人员往往依据基本裁量规则,结合个人经验,确定处罚金额,可能会出现同案不同罚的现象。”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浙里执法有度行政处罚裁量”平台,执法人员只需在平台选择模块,对应“未造成安全生产事故”法定情节、“首次违法”酌定情节以及“2个安全隐患”等特定情节,通过数字化改革应用智能分析出建议裁量区间,案件处理起来更方便,也更规范。
这起案例的高效规范处置,只是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利用“浙里执法有度行政处罚裁量”平台高效处置同类案例的其中一例。今年初以来,海盐将“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与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深度融合,聚焦行政处罚裁量“事前防范、事中规范、事后评查”全周期体系建设,创新打造“浙里执法有度行政处罚裁量”应用,辅助执法人员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合法、合理、合情地作出处罚决定,帮助司法监督人员在大量行政案件中更为精准、便捷地找出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的个性以及共性问题。
“同时,我们还通过系统平台全层级贯通,裁量基准全体系覆盖、案件裁量全过程规范、风险裁量全案件督查、裁量质效全方位评价,助推行政执法裁量权力规则化、规则数字化、数字智能化,多跨协同确保裁量风险可查可控、群众权益有效保障。”海盐县相关方面负责人表示,该系统启用后不仅运用于执法办案,还会发布各行政执法机关相关裁量权基准及预警提醒,解读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典型案例。同时,筛选“重大案件”“争议个案”风险线索,通过风险识别模型,将裁量案件分为“红、黄、绿”三色风险等级,开展监督评查。
目前,海盐已有500余件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参考采纳了合理性裁量结果,系统监督累计发现问题案件39件,行政诉讼数量同比减少33%。在浙江省司法厅最近公布的2022年第六批“数字司法好应用”评选结果,“浙里执法有度行政处罚裁量”应用名列其中,成为嘉兴全市唯一入围的数字化应用。
(原文标题:海盐“浙里执法有度行政处罚裁量”平台 入围全省“数字司法好应用”,嘉兴唯一)
来源:南湖晚报 | 撰稿:记者 陈强 海盐报道组 冰洁 正龙 通讯员 海 滨 颖 异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