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2021年度浙江省及设区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出炉。《报告》以年度为周期,采用创新指数方式,重点围绕科技产出、创新环境、转型升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等关键内容,全面监测全省各地科技进步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的总体情况。
《报告》显示,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创新指数居全省前三。其中,嘉兴在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创新环境三个分领域均居全省前列,特别是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设置这一单项指标领跑全省。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设立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数达到4202家,研发机构设置率61.58%,高于全省平均值24.16个百分点,数量和设置率均列全省第一。
设立研发机构意味着在技术研发上增加真金白银的投入,嘉兴企业为何乐于投建研发机构,愿意在无法直接体现经济效益的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
“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已经越来越成为嘉兴企业的共识,这是主要原因。当然,这和我市科技部门的助力也有很大关系。”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持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市科技局打出了关键三招。
第一招是深入推进“百企百院”建设,努力实现规上工业百强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浙江赛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时间和频率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2017年建成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以来,一直致力于时频领域技术研发,是我市的工业百强企业,也是“百企百院”建设对象。
目前,该企业已经拥有嘉兴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下一步将升级建设浙江省企业研究院,攀登国产时频技术的新高峰。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我市“百企百院”建设对象。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光学镜头产品研发设计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曾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专利优秀奖等科技奖项。目前,公司已经拥有浙江省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正在争创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
同时,以桐昆集团为代表的全市10家行业龙头企业已成立独立法人新型研发机构,从企业内部的技术攻关逐步转向产业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攻关,正在打造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高能级企业研发机构。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32家未建立研发机构的工业百强企业,我市科技部门加强市县联动,建立“一对一”服务模式,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创建的政策解读、申报辅导、材料审核等一系列工作,助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规上工业百强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第二招是深入实施“两清零一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提升企业研发机构能级。
为此,市科技局梳理出了全市147家产值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和53家产值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企业清单,逐一调研、排摸,加快推动全市产值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产值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清零,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022年,我市推荐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8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9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7家。目前,全市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累计636家,数量列全省第三。
第三招是全面落实科技惠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政策出台后,关键是兑现。今年初以来,市科技局把工作中心聚焦在一系列科技惠企政策的兑现上,给予全市214家企业研发费用补助,兑现金额共计5860万元。
同时,市科技局精准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迭代升级“浙里加计扣除”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并在全市推广应用。截至今年10月底,该系统已经在全市4191家企业应用;全市研发费用支出总额达162.99亿元,加计扣除总额达126.53亿元。
(原文标题:规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和设置率均领跑全省 嘉兴企业为何敢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来源:嘉兴日报 | 撰稿:记者 裘建锋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