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要闻 新闻详情
嘉兴的这份魅力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 | 2022-12-15 09:07:13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于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会议目标是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地时间12月13日上午举行的第七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角——中国日”上,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入选城市正式对外发布。嘉兴获得“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此次全国仅6个城市获此殊荣。此外,嘉兴还在COP15城市峰会上入选全球“自然城市平台”。

  嘉兴为何能有如此魅力?

  翻开嘉兴地图,这座城市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依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让这个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心地带的城市坐拥深厚生态家底,也让众多稀有鸟类和植物不期而遇,一次次邂逅美好的生物多样性故事。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和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包括了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包括它们的全部基因,还包括它们所处的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它们越丰富、越多样,地球就越生机盎然。

  嘉兴是如何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让我们走进嘉兴的绿丛清水间去探寻答案。

  碧水蓝天万物生

  今年6月初的一个傍晚,朱海平吃完饭后,像往常一样在海盐县的武原街道海景路海堤散步,不远处,一只只白鹭翱翔天空,随风飞翔。朱海平是浙江元济高级中学的老师,也是一名自然生物的摄影爱好者。

  朱海平继续向前走着,耳畔不时传来阵阵白鹭的叫声。忽然,一只白鹭停在了海边的礁石上,朱海平不以为奇,当是寻常,但当他定睛一看时,发现这只“白鹭”长得有点不同。

  眼前的白鹭,喙和趾均呈黄色,眼为淡蓝色,腿黑色略带黄色,“和其他白鹭一比,这特征一下就明显了。”朱海平说,随后他马上掏出手机,拍照记录。后经辨认,这是一只黄嘴白鹭,因其数量稀少,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珍稀物种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一些珍稀动物种群的恢复也令人兴奋。在嘉善的魏塘街道长秀村,水系纵横,沿岸间,湖水清澈见底,这几年,嘉善通过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等一系列举措,让村落环境完成了蜕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因此也受到了萤火虫的“青睐”,陆续来此“安家落户”。

  众所周知,萤火虫对各种污染非常敏感,尤其是水污染和光污染。“但现在河道很干净,蚊子少了,苍蝇少了,环境好了,多少年不见的萤火虫也就回来了。”家住在河道旁的村民沈水根说。此外,西塘镇、姚庄镇、惠民街道等多个村也发现了萤火虫的“足迹”,足以见证嘉善县生态环境的精彩蝶变。

  生态环境越好的地方,生物多样性就越丰富。如今的嘉兴天蓝气清、碧水绕城、鸟语花香,过往极少看到的“新奇”动植物,越来越多地“闯入”市民的生活——秀洲区团队在野外调查时遇见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隼、南北湖风景区发现的普陀条孢牛肝菌、在桐乡市凤凰湖筑巢的凤头鸊鷉和赤膀鸭、嘉善太浦河流域首次发现的丘鹬……

  或是翱翔苍天,或是枕眠草木,万物一幕幕自由又安逸的剪影,是对嘉兴好生态的认可,也是嘉兴生物多样性的生动写照。

  悉心护航保家园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却不只属于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地球勃勃生机的题中之义。

  这件事,嘉兴一直都在积极行动。

  例如南湖公园,2020年南湖区以全省水生态环境示范试点区创建为契机,以“五水共治”为平台启动了南湖生态修复工程,系统解决了水体浑浊、水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南湖湖区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再如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秀洲区先后投入6.33亿元用于湿地公园建设,其中保护修复工程投入超5亿元,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了退渔还湖、生猪退养、喷水织机污染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湿地生物栖息地保护恢复、北部河湖清淤等一系列重点保护修复工程,有效探索出了湿地保护和居民生活双赢的模式。

  遥想过去,由于地处太湖流域末端,嘉兴1.38万公里河道流淌的都是过境水,再加上20世纪粗放型生猪养殖、喷水织机、温室甲鱼等产业,更成为生态环境不可承受之重。

  随着水环境的持续恶化,嘉兴到21世纪初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水质型缺水城市。2011年,全省各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结果通报,嘉兴是全省唯一的不合格地市,全市劣五类水体最多时曾占到58%,三类水都曾几近绝迹。

  但如今,一项项举措扎实推进,不仅造就了一池池碧水、一片片绿林,也让更多的珍稀生物如约而至,描摹了一幅“秀水泱泱、韵味江南”的美丽新图景。

  你安心栖居,我悉心护航。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施晓松介绍,这几年,嘉兴聚焦问题短板,把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污染治理“零直排”,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压实共治共保“责任链”,持续擦亮生态底色,让更多生物回“嘉”更留“嘉”。

  (原文标题: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城市峰会上获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嘉兴的这份魅力从何而来?)

来源:嘉兴日报    | 撰稿:记者 黄建东 通讯员 黄妙妙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