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要闻 新闻详情
嘉兴:按下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快进键”
发布时间 | 2023-03-20 09:26:44    

   随着全球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变革,“两化”改造成为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为推动“两化”改造走深向实,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嘉兴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浙智专委”)日前达成战略合作。据了解,这是浙智专委首次与地市级政府开展战略合作。

  本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在贯彻落实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战略部署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浙智专委将根据嘉兴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实际需求,选派专家指导组驻点开展咨询指导服务,共同开展“两化”改造,有力助推我市智造创新强市建设。

  具体来说,双方将合作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实践创新的新路径、新方法,比如牵头总包新工程模式、初级数智工厂新样本打造模式、行业云平台+“小快轻准产品”系统服务新模式、“规范的文本合同+标准的附件(N+X清单)”新标准合同模式、学样仿样批量式新推广模式等。

  除此之外,双方还将致力于推进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法探索,合作推进嘉兴市“抓头头、抓头脑”培训,县(市、区)负责实施的工作新方式,开展系统解决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浙江方案”的系列培训。

  自动分配车将一个个烘箱烘干的原丝筒运送到相应的包装线;悬空的智能机械臂负责把已完成包装的原丝筒送到指定摆放位置;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有序地把整车的原丝筒送到智能仓储中心……3月17日下午,走进巨石集团的玻璃纤维“未来工厂”,仿佛进入了科幻电影现场,在占地2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是真正的“主角”,它们井然有序地穿梭在车间,精准无误地完成物料运输和装卸。

  “10年前,年产15万吨玻璃纤维的生产线需要1200人,而现在‘未来工厂’只需要300人。”巨石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之前,巨石最好的生产线年人均产量320吨,这已经是全球最高水平了,但“未来工厂”的生产线上大量工业机器人和数字化、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能把年人均产量提高到500吨以上。

  这份科技感,不只是出现在巨石。去年以来,嘉兴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工作,全市上下瞄准“数字赋能”“节能降碳”两条主赛道,加快推进全市“两化”改造工作,全年共实施1067项“两化”改造项目,直接拉动投资346.3亿元,新增工业机器人2401台,节约用能35.3万吨标煤,有效优化了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并形成了一套工作体系,涌现了一批典型样本,得到了浙智专委的高度认可。

  未来,嘉兴还将着力发挥“未来工厂实践基地”在“两化”改造工作上的引领作用,组织企业现场观摩学习,聚力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企业群体。同时,嘉兴市将加大智能化改造项目财政支持力度,对经认定的省级未来工厂示范企业、省级未来工厂培育(试点)企业、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

  “我们也将充分发挥浙智专委专家指导组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及应用、智力资源、技术业务咨询具有丰富经验等优势,为嘉兴市制造业的‘两化’改造提供系统的专业支撑与实施保障。”浙智专委主任毛光烈说。

  (原文标题:按下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快进键” 嘉兴“牵手”浙江智能制造专家开启战略合作)

来源:嘉兴日报    | 撰稿:记者 沈哲韬 通讯员 杨 康 许梦迪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